重庆市产业布局调整及产业园区研究(4)
2016-01-31 01:06
导读:主城区组团布局:主城区内的产业及产业园区布局,必须遵循总体布局原则,实施战略性调整,改变布局散、乱状态,按照产业和区位新的布局分工,分别
主城区组团布局:主城区内的产业及产业园区布局,必须遵循总体布局原则,实施战略性调整,改变布局散、乱状态,按照产业和区位新的布局分工,分别向主城区内的上风区位相对集中,在主城区圈内形成11个新的组团:
――五里店、红旗河沟和观音桥组团。结合北部新城开发,主要布局和发展商贸、房地产、外经贸和电子信息产业,有关产业及国有控股行业企业尽可能向外转移。
――石桥展、大坪、杨家坪三角组团。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布局和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设备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对区内现有一般加工产业实施调整、改造或外迁,以进步档次和水平。
――南坪组团。依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布局和发展科技、商贸、旅游和电子信息及数控机床等产业为主。
――大石坝组团。应以布局和发展金融、贸易、文化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沙坪坝组团。依托大专院校,以布局和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和信息产业为重点。
――大渡口组团。以重点布局和发展优质钢材和新型建材为主。
――中梁山组团。以重点布局和发展汽车、摩托车、机电及仓储业为主。
――双碑组团。以重点发展和布局机械、冶金工产业为主。
――唐家沱组团。以重点发展和布局以修造船为主的加工产业为主。
3、依托主城区产业辐射功能,搞好主城区外围都市圈的企业布局调整
主城区都市圈外围,东起迎龙、南彭,西至缙云山、白市驿,北起北碚、两路、鱼咀,南至西彭、一品,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圈内集中了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其布局调整,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市场导向,以大型企业为核心,产业链条和资本联接为纽带,发展专业化生产和配套协作,向交通干线主轴带两厢的上风区位集中,形成11个新的外围组团。主要有: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鱼洞组团。主要以发展、布局机械和汽车产业及其零部件加产业为主。
――北碚组团。主要以发展和布局仪器仪表、机电一体化智能设备、仪表材料及商贸、旅游、优质农产品加产业为主。
――两路组团。依托空港扩建和北部新城开发,以发展航空运输、商贸、旅游、生物农业和生物医药业为主。
――西彭组团。要依托西南铝加工厂,以发展新型铝加产业和生物农业为主。
――鱼咀组团。争取布局以自然气深加工为主的石化大型产业,并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扩散区。
――西永组团。以发展和布局低耗水、轻污染产业及仓储业,并培育综合性大市场,与即将开建的团结村――回龙坝火车编组站配套。
――永生组团。以发展和布局农副产品深加工、高新技术和产业品市场为主。
――白市驿组团。以发展和布局食品产业、农副产品加工和大型市场为主。
――界石组团。以发展和布局无污染产业、旅游业等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