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进世后澳门与内地经贸关系研究

2016-01-28 01:01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进世后澳门与内地经贸关系研究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进世后澳门与内地经贸
进世后澳门与内地经贸关系研究

2001-06-25

一、改革开放以来澳门与内地经贸关系现状

(一)澳门与内地经贸合作的领域。

由于地理、历史和文化的原因,澳门与内地的经贸关系一直十分密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澳门与内地在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和金融服务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澳门是个高度开放的自由港,也是典型的微型经济体,澳门与内地的经贸合作保持着发展的态势。

1.贸易。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内地与澳门的贸易总额由1980年的2.6亿美元升至1999年的7.34亿美元,同比下降15.6%;其中内地对澳门出口6.38亿美元,同比下降14.7%;内地自澳门进口0.97亿美元,同比下降21.2%。目前内地是澳门的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2.投资。1999年内地吸引澳门投资项目255个,同比下降3.41%;合同金额4.35亿美元,同比上升31.82%;实际使用金额3.3亿美元,同比下降24.63%。截止1999年底,内地共吸引澳门直接投资项目6419个,合同金额93.41亿美元。澳门对内地投资在外商对中国内地投资中居第10位。目前,中国在澳门投资企业数目已达200家,中资在澳资产总值达450亿美元。其中以中银团体、南光团体、澳门中旅有限公司和珠光团体为主干团体。

3.内地在澳门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等业务稳步发展。1999年内地在澳门签订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及设计咨询合同数共计670份,合同金额1.27亿美元,营业额为2.49亿美元,年末在澳门人数28879人。

4.金融服务。两地的金融机构互设分支。在澳门目前的银行体系中,有中资成分的银行4家,占全澳门银行总资产近40%,占总存款、总放款50%以上。1998年10月,两地在加强跨境金融业务监管题目上达成了初步的谅解备忘录。两种货币在两地金融机构互相挂牌,并形成地域性的互为流通使用的局面。两地金融界间的交流互访日益频繁。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澳门与内地经贸合作的地域分布。

截止到目前,澳门与内地的经贸合作在地域上主要表现在粤澳合作和粤港澳合作。

1.粤澳合作。粤澳历来关系密切,改革开放20年来,在地缘、人缘关系和历史、文化密切关联条件下,粤澳产业合作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有利地促进了两地社会经济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门的制造业大量地转移到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前店后厂”模式,使粤澳两地形成产业结构相似的外向型轻加工生产体系,促进了资金、技术、物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组合的优化。粤澳两地在生产领域的密切合作,带动了两地贸易特别是澳门转口贸易的迅速上升。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两地产业合作的规模与层次呈现出不断扩大和进步的良性态势。目前,粤澳产业合作随着整个华南经济圈经济合作的日益加强而不断深化。90年代中期以来,粤澳之间的经济合作,除继续加强以制造业转移为特征的产业合作外,还加快向第三产业多元化结构性合作发展。此外,粤澳在金融、信息、交通、旅游、教育等产业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利用双方的互补上风,推动两地的经济发展。

2.粤港澳的合作。粤港澳的合作在广东省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广东之所以成为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主要得益于粤港澳的合作。20世纪70年代末,港澳地区制造业面临地价攀升、工资上涨、本钱增加、竞争力下降的巨大压力,其时恰逢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广东的开放更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港澳的制造业向广东大量的转移,廉价的厂房、劳动力使港澳产品的本钱大大降低,国际竞争力明显进步,从而形成在港澳接单、设计,在广东生产加工,以港澳的金融及市场营销与广东的人才及土地资源相结合为特征的“前店后厂”格式。澳门与内地的合作,也主要是这种分散的“前店后厂”模式。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这种“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的基本特点可概括如下:(1)合作以民间合作为主,带有较大的自发性和分散性,产业分工和协作的层次较低,合作范围狭窄,技术档次较低。港澳资?金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2)资源互补只反映和适应了港澳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北推移,以及作为改革开放实验区的广东在产业化初期粗放型超常发展的需要。这种互补主要建立在因经济水平条件差异形成的“洼地效应”上,以低工资为条件,对较落后经济的启动作用明显。但随着广东经济实力增强,人均收进进步,土地、厂房价格上升,“洼地效应”逐渐由强减弱,而被其他有“洼地效应”的地区所取代。(3)缺乏区域经济整体观点和长远目标。由于这种合作以民间自发的、短期的、分散的合作为主,缺乏整体和宏观的协调,产生了一些短期行为甚至恶性竞争,而投资短期化、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题目,尤其突出。(4)未形成与港澳接轨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机制,限制粤港澳向更高层次发展。这种“前店后厂”“投资者和加工区”的合作模式,从长远看,将把广东限制在从属地位,经济的继续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并且由于制造业的转移缓解了进步技术水平的压力,进步了产品价格竞争力,却延长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命周期,客观上阻碍了港澳产业的升级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使转轨力度不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港澳经济的冲击和对广东经济的影响,说明了建立在“低层次垂直分工的要素简单互补”基础上的“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显得越来越脆弱,迫切需要从“前店后厂”向“结构性、整体性合作关系”转变,从“低层次垂直分工的要素简单互补”向“水平、垂直型分工并重的全面上风要素互补的多元化、规范化分工合作”转变,从“简单互补”向“产业互补”转变的趋势,以进步两地经济素质和经济实力,增强抗风险能力。
上一篇:武汉经济区的旅游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