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1998: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分析
2016-01-26 01:02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1991~1998: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1991~1998:沿海开放城
1991~1998: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分析
2001-04-24
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力度推进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综合国力大步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这一过程中,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前沿,发挥了无可替换的历史性作用,其中,沿海开放城市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地区的排头兵,对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强劲增长、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本文拟以实际统计资料为依据,对1991-1998年期间上海、天津、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威海15个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发展作一扼要分析,以期为正确评价沿海经济在世纪之交的发展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某些深层次题目开启若干思路。
90年代以来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经济总量
1991-1998年,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总量迅猛扩张,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举足轻重。1991年15个开放城市gdp共计2980.54亿元,1998年已猛增至14083.99亿元。与此同时,15市gdp占全国gdp的比重亦从1991年的13.79%进步至1998年的17.74%,7年时间上升了将近4个百分点。
在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的这一时期中,值得关注的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15市经济总量排序虽有调整,但总体格式未发生重大变化。1991年,按当年gdp排序,沿海开放城市中经济实力前五强依次为上海、广州、天津、大连、青岛,1998年则为上海、广州、天津、宁波、大连。即上海、广州、天津仍雄居前三位,而宁波则后来居上,取代青岛跻身前五强且位列第四,大连则退居第五位。这一时期,其他各市的经济实力排序也稍有调整。但总体上看变动不大。经计算,1991、1998两年15市gdp排序的两个序列之间等级相关系数高达0.95,表明7年间这一排序并未发生重大变化。第二,15市经济实力方面的差距正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沿海开放城市中既有国内综合实力位居最前列的经济强市,也有规模居中以及实力较弱的城市,各市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是历史形成的事实。值得留意的是,90年代以来,在沿海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中,各开放城市间的经济实力并未因各自原有基础、内外部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而进一步拉大间隔,相反,却呈现出差距逐步缩小的趋势。1991年,15市中经济实力排序第一位的是上海市,其gdp为当年排序居最末位的北海市的40.43倍;而1998年,尽管在经济规模排序中第一与第十五位的城市仍为上海与北海,但二者gdp的差距已缩小为30.76倍。假如将15市全都包括进来,计算各市经济实力方面的离散系数(这里采用标准差系数vσ:σ/×100%,其中σ为各市gdp的标准差,为15市gdp的算术均匀数),则有:1991年15市gdp离散系数vσ为101.23%,而1998年为90.59%,后者比前者整整下降了近11个百分点。无疑,这有力地表明,各市经济实力方面的差距正在引人瞩目地趋于缩小。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二、发展速度
90年代以来,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快速增长,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按可比价格计算,1991~1998年,15市gdp共增长了1.94倍,均匀每年递增16.67%,比同期全国gdp年均增长10.98%高出5.69个百分点。这期间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的有威海、福州、温州、北海、青岛和烟台六市,比同期全国均匀增长速度高出9.91至16.1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15市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的是第二产业。1991至1998年,15市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8.24%,比同期15市gdp年均增长16.67%,高出1.57个百分点,比这一时期全国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4.94%高出3.3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第三产业也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7年间15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11%,比同期全国第三产业年均增长9.37%高出7.7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