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日本经济复苏及其与东亚经济的互动关系

2016-01-25 01:13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日本经济复苏及其与东亚经济的互动关系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80年代中期以
【摘要】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经济和东亚经济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关系。目前日本经济开始复苏,东亚经济也已从金融危机中摆脱出来。日本“久病初愈”,希看重振雄风;东亚地区“劫后余生”,更需要重整旗鼓。双方的经济互动关系犹存。可以预料,日本与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将有一个大的发展。

日本固然早已在经济上“脱亚进欧”,但它究竟还是亚洲社会的一员,特别是与东亚地区(指中国、“亚洲四小龙”、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九个经济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85年西方五国“广场协议”以后,随着日元的升值旧本开始扩大对东亚地区的进出口贸易,特别是扩大了向这一地区的直接投资,大有“离欧返亚“之势。近年来,日本对东亚地区的贸易量,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均已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四成以上,对这一地区的直接投资已占到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五分之一左右。可以说日本和东亚地区之间在经济上已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日本经济的景气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东亚地区的经济状况的好坏也自然会影响到日本经济的发展。本文拟对90年代日本经济的萧条和目前的复苏及日本同东亚经济的互动关系作一扼要分析。

90年代日本经济大萧条与近期的复苏

创下战后高速增长奇迹并一直风光的日本经济,在细年代骤然跌进“冰川期”。自1992年以来,除1995、1996年两年之外,一直是零增长或负增长。特别是1997、1998年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创下了战后日本经济史上的最坏记录。除贸易黑字仍保持增长势头外,生产、消费、劳动就业及设备投资等各项经济指标几乎都处于停滞或倒退状态(见表1)。日本经济陷进了战后时间最长、最严重的萧条之中。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日本的这次世纪末大萧条可以说是各种矛盾的总爆发。从近因来看,祸起于“***”的崩溃。由于“***”留下的“祸根”――不良债权未能得到及时处理,从而引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到实体经济,终极导致总体经济的萧条。从远因来看,是由于“制度疲惫”,即日本旧的经济体制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要求,而当局又在改革上行动蹒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所致。与以往经济不景气相比,金融危机、失业、消费疲软等三种题目交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使经济萧条越陷越深。巨额不良债权的存在导致金融机构自有资本不足,加之政府推行金融体制改革,迫使金融机构不得不压缩信用规模,“惜贷”现象蔓延成灾。企业因资金短缺而缩小设备投资,减少生产,效益下降甚至破产,致使经济萧条进一步加重。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大量裁员和破产企业数目的增加,失业雄师不断扩大。就业的不稳定以及人们对老龄化社会快速到来的担忧等不安心理严重地制约了个人消费心理的正向发展。严重的需求不足已使日本经济濒临紧缩萧条“怪圈”的边沿。

进进1999年以来,由于日本政府一系列积极经济政策的支撑和对外出口的扩大,日本经济开始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不良债权、金融危机已得到初步遏止,因金融机构的“借贷”而倒闭的企业数目明显减少。工矿业生产指数已停止下滑,进进2000年后,开始明显回升。以个人住宅、轻型汽车及计算机为中心的个人消费支出有所增加。民间消费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保持正增长。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也从140:1美元上升到目前的107:1美元。日本银行系统在国外的信誉也大有好转。gdp实际增长率在1999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出现了1.5%和1.0%的正增长,固然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出现了一1.0%和一1.4%的负增长,但1999年仍取得了0.3%的正增长。1999年财政年度gdp固然未达到预定的0.6%的目标,但终极还是实现0.5%的正增长。2000年第一季度出现了2.5%的增长,第二季度又实现了1.0%的增长。全年实现正增长已成定局。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日本经济得以好转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日本政府积极的经济政策支撑。小渊内阁成立后,主要从稳定金融、刺激需求、扩大就业三方面采取措施来刺激经济回升。1998年11月提出的总投资将近24万亿日元的“紧急经济对策”,促进了公共投资和住宅投资等政策需求的大幅度增加。同时,日本政府决定动用60万亿日元公共资金来应付金融危机,动用20万亿日元用于扩大对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使金融系统趋于稳定,“惜贷”现象基本消除。加之大幅度减税措施和超低利率(或日零利率)政策的继续实施,使企业经营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另外为了扩大就业,在“紧急经济对策”中,划出1万亿日元专款,用于创造100万人的就业机会。1999年7月又以“补充预算”的形式再次追加5500亿日元,用于解决70万人的就业题目。2000年4月接替小渊的森内阁上台后,完全继续了小渊的经济路线,继续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经济政策。这些措施不仅使失业率不断攀升的局面得到一定控制,而且对扩大个人消费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促使日本经济好转的第二个原因是对外出口的持续增长。东亚经济的迅速复苏,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保证了从日本进口的需求。欧盟各国由于欧元贬值的效果,出现经济好转苗头,使日本的对欧出口也有所增加。旺盛的出口势头,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复苏。
上一篇:治理方略的辩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