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理论分析和

2016-01-27 01:02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理论分析和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一、引言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及其监视和
一、引言

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及其监视和激励机制。我们首先将公有经济描述为初始委托人(共同所有者)与终极代理人(企业内部职员)之间的双重等级结构,然后分析"正宗"公有经济中公有化程度(初始委托人的数目)和公有经济规模(公有企业的数目)对初始委托人的监视积极性和终极代理人的工作努力水平的效应。我们的分析得到的一个基本命题是,初始委托人的监视积极性和终极代理人的工作努力水平随公有化程度的进步和公有经济规模的扩大而递减。这一命题意味着,一个由200万人拥有的国有企业(如新加坡)与一个由12亿人拥有的国有企业是不可类比的(极端地讲,假如一个国家由一个人组成,国有和私有就没有区别了);类似地,一个总共只有10个国有企业的国家的国有企业与一个拥有数万个国有企业的国家的国有企业也是不可类比的。这里的主要原因是,公有化程度的进步和公有经济规模的扩大导致委托一代理层次的增加,从而拉大初始委托人与终极代理人之间的间隔,使得监视变得更加缺乏效率。在分析了"正宗"公有经济后,我们将进一步分析"变形"公有经济。这里,"变形"指的是,代理人而不是初始委托人实际上索取剩余。分析表明,代理人索取剩余是对正宗公有经济的一种帕累托改进,由于它进步了剩余索取者的监视积极性和终极代理人的工作努力水平,从而创造出经济净剩余。在本文的最后部分,我们应用上述理论解释与中国经济改革有关的如下题目:(1)为什么乡镇企业比国有企业更有效率?(2)为什么财政"分灶吃饭"会刺激经济发展?(3)为什么"放权让利"会导致国有企业经营效率的改进?

二、公有经济中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的特征

我们用剩余索取权(residual
    上一篇:人力资本的性质与企业剩余分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