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市场理论和市场史

2017-09-09 03:10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市场理论和市场史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我国于八十年代初在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元旦又由中共中央发出一号文件,大力农村商品生产,变、半自然经济为商品经济。几年来成绩斐然。1985年,农村户已发展到2,500多万户,粮食商品率由七十年代的20%上下增长到30%以上,经济作物和林、牧、副、渔业大幅度增长,商品率达90%,农村一片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

此事发我深思。我国商业素称发达,或谓春秋末已进人商品经济。何以两千三百年后还要大力疏导流通、提倡商品生产?我想从市场和实践上作些摸索,或有助于时贤的。这有两个:一、市场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二、商品是怎样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的。所论以农产品的流通为主。

 

市场理论:分工论

 

马克思曾赞赏重农学派,因为他们是从生产而不是从流通出发来研究市场问题的。他们的市场理论可简示如图一。农业劳动施于土地,生产产品P,适足供劳动者全部消费。而当他们生产一个增加量P时,自己已无需要,于是交给非农业劳动者。后者拿它工粮食和原料)制成品Q,却非自己所需(因为他们实际是工人),便把Q交给农业劳动者。这样,工业品和农产品一交换,就出现市场M。

 

图一  重农学派的市场理论(James Steuart, 1767)

 

马克思说:产品之所以成为商品,……仅仅因为有其他商品成为它们的等价物,仅仅因为有作为商品和作为价值的其他产品同它们相对立由于分工,这些商品的市场日益扩大;生产劳动的分工,使它们各自的产品互相变为商品,互相成为等价物,使它们互相成为市场。

列宁根据上述论点,提出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这一命题。他说:市场这一概念和社会分工(……)这一概念是完全分不开的。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市场量和社会劳动化的程度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这图之(1)表示每个生产者都生产I、类(例如吃、穿、用)的产品,这完全是自然经济,没有市场。图之(2)表示生产者A放弃了的生产,加倍生产E,其他生产者也必须调整各自的产量,以满足全社会12个单位的消费需求。这样,有余和不足必须通过市场交换了。图之(3)表示每个生产者都变成的户,市场扩大,商品量占到总产量2/3。再进一步就是有人放弃(粮食)的生产,另有人成为的户,那就是完全的商品经济了。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资本论》第3卷,1974年版,第718页。

《列宁全集》第3卷,1959年版,第17页。

《列宁全集》第1卷,1955年版,第83页。

原图式见《列宁全集》第1卷,1955年版,第7879页。原图不仅表或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还表现资本主义雇拥劳动的产生和发展。这里仅取其市场部分,故简化,又为适应读者,改变其标号。

 

 

    其所以出现分工和化,是由于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户可以有较大经济效益。不仅各产业部门,一项生产的各工序的化,也产生同样效果。技术进步必然引起生产各部分的化、社会化,因而使市场扩大。这种理论似乎尽善尽美,也完全符合近年来我国农村的实践经验。但考之历史,却未必然。历史上各种市场的形成,并不一定靠分工。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列宁全集》第1卷,1955年版,第85页。

市场史:不依靠分工的市场
 
马克思说,最初的交换是出现在原始公社的“尽头”,即“和其他公社接触”的“边界”;交换的东西主要是“奴隶、牲畜、金属”等。¯既然是两个相邻。的公社,条件差不多,就不会有什么分工。不过是一个打了胜仗奴隶多了;另一闹瘟疫,牲畜少了;互相调剂而已。当然原始后期有所谓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不过,近年来学者对世界范围的各落后民族的考察,对于这次大分工颇有怀疑。即使是所谓渔猎部落,其食物也主要是靠采集和种植。恩格斯也说过:“专靠打猎为生的民族,是从未有过的。”°
地方小市场,即集市,原来也是这样一种余缺调剂的市场。交换双方都是当地农民,交换的东西也大都是每家都能生产的,并不必需有社会分工。在市场史上这种市场较快,到宋代,商税一半出在地方小市场。明以后,粮与布的交换日趋重要,到清前期,交易额年达九千万两,居全国市场交易额之首。±可是,尽管它是品与农产品的交换,也不需要分工-每年约3亿匹的商品布,都是农家副业生产的。直到20世纪初,农村还很少或基本上没有户。
    第二种市场,城市市场,其形成也不是由于社会分工,而是由于剥削。自从有了剥削阶级,地主、贵族、官僚(和他们豢养的食客、仆从、军队),都要在城市购买生活资料,于是商贾云集,城市市场大兴;无论希腊、罗马还是春秋、战国,都是这样。中国不同于西欧者是,较早废除了领地自给。随着剥削量扩大,城市市场继续发展,达于高度繁华——《西京赋》、《洛阳加兰记》、《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的描绘,令人眩目。城市中自然也有小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工农业产品的交换,但就剥削造成的繁荣说,那是与社会分工无关的。


    第三种市场,地区之间的、长距离的贩运贸易(在欧洲就是国际贸易)。这种贸易也起源甚早,但在宋以前,主要是土特产品和侈奢品贸易。以盐铁为首的土特产品贸易,也可以说是地区分工。但它是纯由自然条件形成的,所谓“只缘海角不生物,无可奈何来收回”。²而不是由于技术进步和大量生产引起的。奢侈品贸易是古代贸易的重要,中外皆然。但它是根据物以稀为贵的原则,所谓“奇怪时来,珍异物聚”,¬并不是根据社会分工的原则而来的。
这样看来,无论是大市场或小市场,城市市场或农村市场,其形成都与社会分工无甚关系。当然,这是指其早期阶段,它们后来都发生变化。例如一些农村集市逐渐成为大宗商品的集散地,转化为初级市场;一些城市市场逐渐变成进出口或工农业品贸易的中心;长距离的贩运贸易,在明代以后也是以民生用品为主的。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1962年版,第39页。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72年版第18页。
± 拙作:《论清代前期我国国内市场》,《》1983年第1期。
² 林正清:《小海盐场新志》。
¬ 《管子·小匡》。

对历史现象的认识
 
怎样看待上述与历史的矛盾呢?显然在于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因为历史本身是不能改变的。对历史现象(例如市场现象)可以有不同看法,下述是我根据马克思理论的看法,未必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交换,即物物交换,是否具有商品性质,是个争论的问题。马克思本人前后也有不尽相同的看法。±我是采用他在《资本论》中的说法,即它们“在交换之前不是商品,它们通过交换才成为商品”,并且,不再称为物物交换,而称为“直接的产品交换”。这个词含义较广,完全可用于早期地方小市场(集市贸易)的交换。这种交换,“一方面具有简单价值表现形式,另一方面还不具有这种形式”,¬因而,它还不是完全意义的商品(价值)交换。至少,它是作为使用价值、并不是作为价值(商品)而生产的,只是在交换时才表现为价值。这也就是它的交换不必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理由。因为分工是指生产的化,目的在增加经济效益。这种小市场的交换则主要是调剂余缺,每个生产者都是为买而卖,主要不是为了增加经济效益,所以不必需有分工。“永恒理性的一系列经济进化是从分工开始的”。­因而,地方小市场的扩大,虽然是商品经济的一个发展,对于整个经济的进步。却为效不大。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由剥削而产生的城市市场,是另一种性质。经济学所说的商品交换,是指产品与其等价物相交换(即生产者之间的交换),或者是产品与资本相交换(例如工业资本家以货币购买原材料)。由剥削而产生的市场,则是产品与收入相交换,即贵族、地主以其纯收人购买消费品。这两者是根本不同的。®在封建社会,这种收入不论采取什么形式(赋税、利息等等),都不外是地租的转化形态。由此所引起的商品流通有个特点,即它是单向的:每年由农村输往城市一定量的农副业产品,城市却没有回头货来支付农村。因而没有实际的交换,所流通的也还不是真正的、完全意义的商品。¯所以,由此所造成的城市市场的繁华,主要是反映封建经济的成熟(地租量扩大),而不是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与马克思的以分工为基础的市场理论,并无矛盾。
早期的贩运贸易,马克思说它是“建立在生产民族的野蛮状态的基础上的”,是“对不发达的共同体的产品交换起中介作用。”°这是因为,进人贩运贸易的,无论是土特产品或奢侈品,都是已生产出来的东西,自用有余或当地无用,因商人资本的活动“使产品发展成为商品”。±它不是生产的发达造成商业,因而不需要以生产力的特别发展和分工为前提。
    由此可见,在历史上,可以有不同性质的交换,及至可以说有不同意义的商品。马克思在讲分工时说:“我们这里所指的分工,……是表现为交换价值的分工”;²又说,这种分工,“仅仅把它看作同交换价值是一回事”。³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有多大的市场,只要没有户,即没有生产交换价值的分工,就不算(本来意义的)商品经济。从这个角度来说,两千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抵不上最近五年,这恐怕也是事实。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在商品世界中,发达的分工是作为前提存在的”;“但是,从商品的角度以及交换过程内部来看,分工本身只是在它的结果、在商品本身的特殊性上存在。”´总的说,是生产决定流通,但在经济史上,决不能低估交换的作用。在历史上,分工似乎晚出,而交换则差不多和生产同样古老。原始公社之间的交换促成了公社内部的商品化;商业“使产品发展为商品”,最后还是发展为商品生产。正是日积月累的交换,由量变转化为质变,实现分工和化。亚当·斯密说分工起源于交换,这在经济史上是存在的,16世纪英国羊毛生产户的出现就是这样。我国农村户的大量出现,固然有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但主要还是放宽政策、调整价格、开放市场的结果。过去,多少受斯大林的,我们确实是单纯强调了生产,忽视交换,蔑视流通,形成“自然经济论”,给国民经济带来危害。因而,树立一个全面的市场观,十分必要。
恩格斯说:“生产和交换是两种不同的职能”,“这两种职能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并且互相影响,以致它们可以叫做经济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µ迄今,还没有学者认真考虑恩格斯这最后一句话。我想,市场的理论恐怕不必是建立在生产一极上,也可以建立在生产和交换这两极上。我试以生产为横坐标,以交换为纵坐标,得到一个简单的市场发展曲线如图三。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图三  市场发展曲线

 

    图中AB代表直接的产品交换,它在历史上早就有了,并形成小市场m。当生产发展到又时,出现了商品交换DC,图中CDB这块市场园地M,随着生产和交换发展不断扩大,并部分地代替了m。当生产发展到P2时,交换量增长到Q2,但以分工为基础的商品量EF还只有总产量的1/5,还只能算是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旧中国的农村大体就是这种情况。当生产发展到P3时,交换量和商品量都已超过总产量的1/2,那是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了。

 

中国大学排名



±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上,第页(年);第卷第页(年);第卷第页(年)。

¬《资本论》第1卷,1974年版,第105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74年版,第322页。

®例如,以资本购买产品,买得愈多.愈可致富,以收入购买产品,买得愈多,你就愈穷。详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1979年版,第464-469年页。

¯例如用粮,显然不是商品。如改为折色,表面上是农民卖出官府买进,但农民所得如数转交给官府.本身仍未得到补偿,即其所卖之粮实际上没有等价物与之交换。

°《资本论》第3卷,1974年版,第369页。

±《资本论》第3卷,1974年版,第376页。

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471页。

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470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1962年版,第40、41页。

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74年版,第186页。

实现论

 

    实现的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提出来的,因为在这时才明显地看出商品价值不能实现的危机,即周期性生产过剩的危机。

    马克思的实现理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资本主义建立过程中,剥夺小生产者,同时也为资本建立了自己的国内市场²这是包括在他的资本原始积累的理论中。另一方面,是从分工上说的。社会分工造成市场,如果这种分工是按比例进行的,那末,不同类产品就按照它们的价值(后来为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出售,就能够在市场上实现。而这也正是价值的要求。因此,只有当全部产品是按必要的比例进行生产时,它们才能卖出去。³这是个极其重要的原理,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也适用于其他生产方式。比例失调,就会造成结构危机,也会造成社会主义计划的危机。在生产中,最重要的比例是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的生产比例,因而可归纳为这样一个公式:Ⅰ(V+m)=Ⅱc

列宁全面发展了马克思的实现论。一方面,为了同民粹派作斗争,列宁十分强调资本主义能为自己创造国内市场的论点,另一方面,他在《论所谓市场》中,用复杂的算式,论证了资本主义如何为自己创造国内市场,也就是在扩大再生产中商品实现的条件,即第Ⅰ部类的V+m必须大于第Ⅱ部类的C:Ⅰ(V+m)>Ⅱc

这就是说,生产资料的增产应当快于消费资料的增产。这个论点,在斯大林的经济学中,就成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不过,那已不是市场实现的理论,而是避开市场机制的编制经济计划的理论了。

    现在回看。历史上,在资本主义以前,社会分工的发展大体是按比例的。这是因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价值规律在操纵着。在,长时期内男耕女织,家庭手不能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也可说是按比例要求的市场不够大,不能容纳生产。在西方,这种分离也主要是海外市场的扩大、尤其是地理大发现以后造成的。另一方面,市场供求,影响商品实现的因素十分复杂;年成丰欠、社会变动,以及和人为的偶然因素都起作用。早在简单再生产中,甚至在直接的产品交换中,即有实现问题,例如履贱踊贵,谷贱伤农之类。封建政府采用均输、平准等办法,从供求上加以调剂,也不失为补救之道。维护市场平稳,对统治者十分重要,这就形成一种传统,一种政府的职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初是工场手工业)建立后,破坏了比例关系,问题加剧了。诸如谷物法之类的争论,提上日程。

    这里,仍可回顾一下重农学派。具有代表性的实现理论,就是魁奈的著名的《经济表》,其简式如图四。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图四  魁奈的《经济表》

 

    图中:全年农业产值是50亿(利弗尔,相当于当时法国农产量)。地主以地租向租地农场主(生产阶级)购买了10亿,从而实现了1/5。工业家(不生产阶级)以自己的积累购买了10亿,又实现1/5。地主以10亿向工业家购买工业品,后者用此款购买农产原料,又实现了1/5。租地农场主也用自己的积累向工业家购买10亿的工具等。结果,20亿工业品全部实现了,而50亿农产品只实现3/5,即30亿,还有20亿没有实现。这20亿哪里去了?魁奈自己没说清楚,马克思曾有几次解释。¬看来,至少有一半,也许全部,是交给地主作地租了。否则,地主下年度的20亿的购买力何来呢?

魁奈的这种思想,显然有其历史背景。也就是我前面所说,剥削造成市场,而当时法国的实现问题,正是在农业上。到了马尔萨斯,市场危机已屡见,于是出现一个第三者非生产消费者的理论。就是说,市场上必须有这么一种人,他们只买不卖,商品才能全部实现。这是什么人呢?首先是地主,以及地主的食客和仆人;其次是政府,以及它的官吏、牧师、军队。而在这以后,几乎所有的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凯恩斯以后,直到当代宏观经济学,就无不把政府作为市场上最大的购买者,也是调节者。无论是货币学派,或是供应学派,无不是想通过政府措施,以解决滞销或滞涨。当代宏观经济学的模式简如图五。在政府、和居民之间是相互的购买(包括服务)关系和货币支付关系(包括税、工资、利润、利息、地租等等),而在这三大块之间测是市场和信息反馈。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图五:当代西方宏观经济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已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府在宏观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理所当然。然而,图五对我们似乎不无启发。社会主义经济,过去一度设想是没有或很少市场,看来是行不通的。它应当有一个相当大的、在计划指导下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即使是计划商品的流遍,也有一个实现问题。人们已在讨论社会主义经济的模式,社会主义市场又应当是怎样一种模式呢?我这里只能提问,不能置答。但愿提供两点拙见:第一,按比例,或价值规律,仍应是考虑的中心。第二,任何市场模式(或理论),不要割断历史,不要开无源之渠,种无根之树。在这一点上,中国市场史还是个应当的课题。

 

                   


²《资本论》第1卷,1974年版,第816页。

³《资本论》第3卷,1974年版,第716-717页。

¬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上,352页、406页,第20卷,270-271页。

搜集整理:

    上一篇:关于现代教育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