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关键词:农民消费,着力点,改革开放
论文摘要:农村消费明显滞后于城市消费、政府消费、经济增长,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农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农民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比重逐年下降。收入水平低、要素供给条件滞后、适销对路产品少、物流网络散、保障水平低下是主要原因。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民消费经历了快速增长、低速增长、恢复增长、平稳增长四个阶段,有了巨大的提高。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繁荣农村经济。特别是在当前,为有效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提出了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方针和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特别是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应被视作一个至关重要的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民收入、消费水平也有了巨大的提高。1978-2008年,按不变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15. 6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消费水平分别增长6.93倍、4.58倍。但是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没有同步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消费的发展阶段
过去30多年来,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速波动频繁,可以简单划分成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1978-1985年)--快速增长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快速提高。农民消费增长速度由4.3%稳步上升到13.3 %,这一时期所有年份,农民消费增长率全部高于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1985年,农民消费水平、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是1978年的2.6倍、2.3倍,增长之快为历史上少有。按不变价格计算,农村居民消费实际增长95.7%,而城镇居民消费增长41. 3%。这一时期,城乡收入、消费水平的差距也在缩小,由1978年的2.57:1和2.9:1缩小为1. 86:1和2.2:1。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第二个阶段(1986-1994年)--低速增长期
这一时期,农民消费增长发生逆转,不仅全部低于城镇居民消费增速,而且9个年份中只有一个年份增幅超过6%,还出现了历史最低负增长水平,1989、1990年分别负增长1. 7%,0.8%。城乡消费水平的差距迅速扩大,到1995年时达到历史最大差距水平3.8:1。
第三个阶段(1995-2003年)--恢复增长期
农村改革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农民消费开始恢复性增长。1994年起,农村家庭平均每人年消费性支出突破1000元关口,2003年时达到2103元,增长1倍多。
第四个阶段(2004-2008年)--平稳增长期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政策陆续出台,农民收入、生活消费支出较快增长。过去5年,人均纯收入、消费水平增速平均值为7. 6%、7%。应该说这一时期是农村消费发展较稳定、速度较快的一个“黄金期”。
纵观过去30多年,农民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有一个突出问题是,农村消费明显滞后于城市消费、政府消费、经济增长。可以总结成“三个直线下降”和“两个明显差距”。
一是农村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逐年直线下降。1978年,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53.4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7. 6%,而2008年,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4753亿元,是1978年的33倍,但所占比重却迅速降低到32%。
二是农民消费在GDP中的比重直线下降。改革开放之初,农民消费/GDP在30%以上,2008年已迅速降低为8. 9%。相反,1978-2008年,城镇居民消费/GDP有了较大的提高,由最初的18.5 %上升至26.5 %;政府消费/GDP指标值30年间虽有所波动,但2008年与改革开放之初持平。可以得出结论:农民消费的增长率远远低于GDP增长率。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二、农民消费发展明显滞后的原因
目前,乡村人口占全社会人口的55%左右,但农民只消费了全国1/3的商品,农民人均日消费仅约为10元。
收入水平低是根本原因。农民收入仅占全国总收入的20 %左右,按2008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还有4007万人。在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纯收入占到一半以上,其中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又占六成。农业收入受自然灾害频发、农资价格上涨等影响而不稳定,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又无保障,导致农民缺少稳定的相对收入预期,年际之间的稳定性很差。同时,1978-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由2. 57:1逐步扩大到3.31:1,考虑到农民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要用于生产性投入,城镇居民除收入外还享受良好公共服务,城乡居民收入的真实差距应远超出上述水平。
要素供给条件滞后是重要原因。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品生产大国,但是农民消费的比例较低。彩色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等千元商品生产能力过剩,但不能顺利进入农村市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电压不稳、自来水不通、信号不好,直接影响到工业品在农村的消费使用。金融支持供给条件差,小额信贷额度偏小,农民建房、购买农机具等重大支出项目,没有贷款支持,只能靠攒借,导致当期消费只能推迟。
适销对路产品少、物流网络散也是重要原因。在农村消费市场上,功能简单、使用方便、经久耐用的特色商品很少,特别是严重缺乏一些特色农业的种植、收割、加工机具。以“家电下乡”为例,农村消费欲望较强的太阳能热水器等未列入其中,而彩电等需求又趋于饱和。同时,营销网络的主体是小规模的个体工商户,售后服务跟不上,维修费用高,抑制了消费需求。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