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的着力点-本科毕业论文

2013-05-26 01:12
导读:本科毕业论文论文毕业论文,论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的着力点-本科毕业论文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论文关键词:农民消费,着力点,改革开放 论文摘要:

论文关键词:农民消费,着力点,改革开放
论文摘要:农村消费明显滞后于城市消费、政府消费、经济增长,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农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农民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比重逐年下降。收入水平低、要素供给条件滞后、适销对路产品少、物流网络散、保障水平低下是主要原因。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民消费经历了快速增长、低速增长、恢复增长、平稳增长四个阶段,有了巨大的提高。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繁荣农村经济。特别是在当前,为有效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提出了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方针和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特别是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应被视作一个至关重要的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民收入、消费水平也有了巨大的提高。1978-2008年,按不变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15. 6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消费水平分别增长6.93倍、4.58倍。但是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没有同步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消费的发展阶段 
   
  过去30多年来,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速波动频繁,可以简单划分成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1978-1985年)--快速增长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快速提高。农民消费增长速度由4.3%稳步上升到13.3 %,这一时期所有年份,农民消费增长率全部高于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1985年,农民消费水平、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是1978年的2.6倍、2.3倍,增长之快为历史上少有。按不变价格计算,农村居民消费实际增长95.7%,而城镇居民消费增长41. 3%。这一时期,城乡收入、消费水平的差距也在缩小,由1978年的2.57:1和2.9:1缩小为1. 86:1和2.2:1。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第二个阶段(1986-1994年)--低速增长期 
  这一时期,农民消费增长发生逆转,不仅全部低于城镇居民消费增速,而且9个年份中只有一个年份增幅超过6%,还出现了历史最低负增长水平,1989、1990年分别负增长1. 7%,0.8%。城乡消费水平的差距迅速扩大,到1995年时达到历史最大差距水平3.8:1。 
  第三个阶段(1995-2003年)--恢复增长期 
  农村改革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农民消费开始恢复性增长。1994年起,农村家庭平均每人年消费性支出突破1000元关口,2003年时达到2103元,增长1倍多。 
  第四个阶段(2004-2008年)--平稳增长期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政策陆续出台,农民收入、生活消费支出较快增长。过去5年,人均纯收入、消费水平增速平均值为7. 6%、7%。应该说这一时期是农村消费发展较稳定、速度较快的一个“黄金期”。 
  纵观过去30多年,农民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有一个突出问题是,农村消费明显滞后于城市消费、政府消费、经济增长。可以总结成“三个直线下降”和“两个明显差距”。 
  一是农村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逐年直线下降。1978年,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53.4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7. 6%,而2008年,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4753亿元,是1978年的33倍,但所占比重却迅速降低到32%。 
  二是农民消费在GDP中的比重直线下降。改革开放之初,农民消费/GDP在30%以上,2008年已迅速降低为8. 9%。相反,1978-2008年,城镇居民消费/GDP有了较大的提高,由最初的18.5 %上升至26.5 %;政府消费/GDP指标值30年间虽有所波动,但2008年与改革开放之初持平。可以得出结论:农民消费的增长率远远低于GDP增长率。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二、农民消费发展明显滞后的原因 
   
  目前,乡村人口占全社会人口的55%左右,但农民只消费了全国1/3的商品,农民人均日消费仅约为10元。 
  收入水平低是根本原因。农民收入仅占全国总收入的20 %左右,按2008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还有4007万人。在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纯收入占到一半以上,其中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又占六成。农业收入受自然灾害频发、农资价格上涨等影响而不稳定,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又无保障,导致农民缺少稳定的相对收入预期,年际之间的稳定性很差。同时,1978-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由2. 57:1逐步扩大到3.31:1,考虑到农民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要用于生产性投入,城镇居民除收入外还享受良好公共服务,城乡居民收入的真实差距应远超出上述水平。 
  要素供给条件滞后是重要原因。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品生产大国,但是农民消费的比例较低。彩色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等千元商品生产能力过剩,但不能顺利进入农村市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电压不稳、自来水不通、信号不好,直接影响到工业品在农村的消费使用。金融支持供给条件差,小额信贷额度偏小,农民建房、购买农机具等重大支出项目,没有贷款支持,只能靠攒借,导致当期消费只能推迟。 
  适销对路产品少、物流网络散也是重要原因。在农村消费市场上,功能简单、使用方便、经久耐用的特色商品很少,特别是严重缺乏一些特色农业的种植、收割、加工机具。以“家电下乡”为例,农村消费欲望较强的太阳能热水器等未列入其中,而彩电等需求又趋于饱和。同时,营销网络的主体是小规模的个体工商户,售后服务跟不上,维修费用高,抑制了消费需求。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保障水平低是深层次原因。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尽管在不断扩大,但是疑难重病还没有纳入其中,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看病贵的难题,因病致贫返贫、债台高筑的现象普遍存在。尽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已免除,但高中、大学阶段学、食、宿费用支出较大,甚至超出家庭收入水平的几倍。保障水平低,导致农民存钱养老的意识很强烈。 
   
  三、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的着力点及建议 

上一篇: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研究-本 下一篇:论社会主体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的主体因素-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