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如何在 “预设”中有效的“互动生成”(一)

2013-06-29 01:28
导读:化学论文毕业论文,如何在 “预设”中有效的“互动生成”(一)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如何在 “预设”中有效的“互动生成”

如何在 “预设”中有效的“互动生成”

摘要: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忽视了教学的预设,就失去了教学的方向,忽视了教学的生成,就忽视了学生的差异,也就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那如何做到两者的融合为有效教学服务呢?本文就这个问题阐述了作者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预设    动态生成   融合    有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动态生成”这一新课程标准提倡的重要理念,已渐渐被广大教师所熟悉了解,它强调课堂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有些老师却难以把握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一些教师过分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夸大了动态生成的作用,忽视了课前预先设定。他们认为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设计越简单越好,甚至不用备课。他们认为,新课程下的课堂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生成决定课堂,因而对学生的了解疏忽了,对教材研究粗浅了,课前对教材、学情的把握可以说比较马虎淡漠。教师一味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脑筋探索,结果造成课堂纪律松懈,课堂效率低下。长此以往,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水平必将下降。
 而另一些老师则为了达到对教学过程的完全掌控,怕教学中的生成会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所以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又过度预设,往往从自己怎么教的角度考虑到比较多。如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完成这些目标分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需几分钟,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要设置几个问题,每个问题需要几个学生回答,如果学生答不上来如何引导到设置好的答案上来,等等。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而在教学过程中又是完全的去执行教案。从本质上讲,这是以教师为本的教学,它反映的是僵化封闭的课程观和知识传递式的教学观。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其实预设与生成是辨证的统一的,课堂需要预设,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但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那如何做到两者的融合为有效教学服务呢?
 1.预设是生成的前提与准备
 1.1预设要落实“三维目标”
 要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现在教师一讲到底的现象恐怕是很少见了。但是,我们有些教师往往跳不出知识本位,在教学预设时过分强调学科知识,而常常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课堂仍然是封闭的。然而,我们还要防止另一种现象,那就是注重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个维度,却忽略了知识目标的落实。
1.2预设要准确的把握教材
  教材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因此,教师在教学预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和实质,挖掘教材中能引发学生思考并对学生发展有效的信息。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教材资源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新教材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如在苏教版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专题2化学平衡常数中,教材就有着许多的表格和数据,我们如果充分的知道这些材料的价值并加以利用,那么这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目标就都能实现,例如由表2-6 NO2(g)-N2O4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可以引出化学平衡常数,再由表2-9部分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可以由学生发现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要求,而由表2-8  N2(g)+3H22NH3(g)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然后由表2-7卤化氢生成反应的平衡常数,让学生分析这四个反应的进行程度。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并明确教材内容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在此基础上紧密联系学生的认知体验、知识经验和学校实际,选择或补充具体的教学内容,并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或增加,或替换,或重组,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化学知识,理解化学的意义。我们还要注意的是教材中的基本教学内容如化学学科中的实验观察、实验操作、专业用语的表达、计算能力等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显性的,是相对确定的,因此这些是可以预设的,但我们要预设的不是一些束缚学生思维的框框,不是预设学生学习的“标准答案”,而是预设怎样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预设怎样广开学路学习,预设多元解读,预设课堂的各种变数。 大学排名
 1.3预设是有生成的预设
 基于对教材的钻研和学情的了解,再进行弹性预设,所谓“弹性”就是指为实现化学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设计出灵活、动态、板块式的“学案”而不是周密细致、一成不变的线性“教”案。它不需要教师预设教学过程的全部细节、每一环节的时间分配和实验探究的具体步骤等。对于传统的化学教学来讲,动态生成的教学设计似乎要“粗”得多,但这为课堂实施的“细”留下了足够的弹性空间,为知识的动态生成、学生的自主建构留有了余地。
 同时,还要注意教学设计的“粗”并不意味着教师备课的轻松,相反教师要对师生、生生、多边对话可能出现的 “非预设”性知识和智慧的生成情况,要在课前有个自觉的预见。教师在备课时不要忽略学生及其他们的智慧与经验,要全面考虑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问和学生容易忽视的细节。对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状态,诸如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发表的见解、出现的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应作如何引导和疏通,教师备课时必须事先充分考虑,并形成弹性化方案,要留有空白,在预设和课堂教学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张力”,使静态的教案转化为动态的学案,使课堂出现某种变动性和复杂性,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态化。否则,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没有按照教师设计的思路回答提问,或学生的提问超出了教师的预料范围,教师一时不能对学生的问题作出恰当的解释和引导,即教学中出现了“卡壳现象”。这样教师就不能将意外情况转化为生成性资源,反而会令教师尴尬,草草收场,还会使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如何在预设指导下进行生成的策略
2.1  营造和谐、平等的对话氛围。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平等的对话才会产生互动的课堂。营造对话氛围,必要创造民主平等的对话情境。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师生都是课堂的主人。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友好的氛围中,师生才能敞开心扉、交流体会、切磋论辨,共同提升思想,共享课堂精神之旅。作为教师,应在师生的对话中,巧用生成性资源,要抓住契机,因势利导,用好生成性资源。例如,在学习 《原子结构》内容时,引导学生讨论: “在多电子原子里,核外电子的高速运动如果杂乱无章,会产什么后果?”带着问题和想象,学生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和辩论,有的同学认为电子将发生碰撞,一部分电子消失;有的同学认为电子碰撞,将会释放出很大的能量,原子将会破裂;而还有的同学认为电子不可能发生碰撞,它们会在不同区域有规律的运动。此时的课堂,学生神采飞扬,充满生机,学生对问题也越辨越明。
 2.2发挥教学机智,灵活驾驭生成
 2.2.1在实验教学中的异常现象中实现教学的生成
 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有重要作用,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在化学实验中经常出现异常现象,不少实验即使在老师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仍会出现实验失败的情况。可以说,化学实验是 “课堂生成”的摇篮,教师若能坦然面对,因势利导,组织学生探究实验异常、甚至失败的原因,从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则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当用经过干燥收集到的氯气做漂白性实验时,发现湿润的有色布条很快褪色,而干燥的有色布条也逐渐褪色。这时学生能领悟到水的重要作用,由此也说明我们收集到的氯气中混有水蒸气。在收集氯气之前已经通过干燥剂干燥了,为什么还会有水蒸气呢?通过这一异常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经过相互讨论,学生提出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前面的干燥剂没有把水蒸气除尽;另一种可能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可能引入水蒸气。在演示蔗糖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实验时,有时会出现异常的现象,即会有银镜生成,如何对待这一现象呢?从教材中前一节的内容学生已知道葡萄糖可发生银镜反应,本节内容又诉我们蔗糖水解产物之一是葡萄糖,引导学生大胆假设:可能是因为蔗糖在生产条件下,有部分水解,生成的葡萄糖混杂于其中所至。如何验证这一假设呢?高中生物教材中指出“单糖可透过半透膜而二糖不能”,可以让学生在分组实验时去验证将有异常现象的蔗糖溶液置于半透膜中先用少量蒸馏水渗析,取渗析后的蒸馏水与银氨溶液作用,有银镜生成,再取半透膜内的溶液与银氨溶液作用,已无银镜出现,说明假设成立。
上一篇:浅谈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分层教学 下一篇:[教学论文]QAIT模式对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