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长江是中国第一大经济核点,江苏拥有长江最优势的近海三角洲的江颈经济核点地段。人们把长三角看成一个区域经济体,长江作为中国第一大河有着最大的流域面积,包纳着最多的经济养分,使长江三角洲有着更多的机会沉积。
作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的教育,应该有何作为和如何作为,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关键字:长三角经济 教育 商务英语 就业
Abstract: The Yangtze River is the biggest economic center in China. Jiangsu has the dominance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economic area. People look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s one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As the biggest river in China, the Yangtze River has the biggest drainage basin, the most economic goodness, so this area has more chances to deposit. About educatio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of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we should do what and how to do, the importance is obvious.
Key words: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economic education business English employment
一、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
(1)长三角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长三角目前已形成以沪宁、沪杭、杭甬交通沿线为城市密集带,产业集中带和生产力发展主轴线的格局。初步形成沪宁、沪杭甬铁路沿线的产业轴、苏南临江产业轴和苏北沿江产业轴线,这些产业轴线也成为经济的扩散轴线,以沿铁路扩散最为重要。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分布呈“之”字型,恰好与主要交通线的“之”字型分布吻合。位于扩散轴线死角的舟山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南通、泰州和扬州虽然沿江,与上海距离较近,但由于长江阻隔,接受上海辐射少,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三地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浙江与江苏的产业结构更是高度趋同,投资和生产分散,各地区不能发挥比较优势,重复建设导致生产能力闲置和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整体经济效益。目前长三角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增速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总体上说与宏观调控、行业环境、原材料、用工等成本增加有关,但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有效转变,技术投入低、创新步伐慢,产品结构转换和升级滞后。
(2)“十一五”时期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二、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
1、长三角经济对各类人才的迫切需求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现代化先导区,对各类人才需求迫切。有关信息显示,通信、软件、微电子、生物医药、中高级经营管理、资深营销、产品研发设计等领域人才,以及各类制造业人才和高技能实用人才,特别是技术蓝领都已成为长三角2005年的紧缺人才。有数据统计,长三角的高技能人才仅能满足实际需求量的10%,如数控人才的需求量是1万人,但具有中级以上职业证书的只有1000人。2005年1月中旬,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苏州进行的用工调研发现,蓝领只能满足用工的1/3。[2]即使在装备制造业实力雄厚的上海市,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比例也只有6.2%,与发达国家30—40%的比例相去甚远。所以很多有识之士指出,高级蓝领的欠缺已成为制约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当然,我国要成为先进的世界制造业中心,需要的不仅仅是高级蓝领,还需要大量的高科技人才。目前长三角的制造业水平还有待提高,从国际产业链看,长三角的制造业只处于中低端环节,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市场营销网络基本上由国际跨国集团所控制,产品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须通过国际采购,先进生产装备的65%到70%也得从国外进口;从国际价值链看,长三角地区能得到的利益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如在加工装配中得到的利润仅为10%;从产业的主导能力看,国际跨国公司对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已具有较强的主导能力。这种状况使得长三角的制造业发展后劲不足,虽有市场辐射优势,但依靠生产成本优势、缺乏技术含量的密集型产业也最容易被移植和替代。所以,长三角的制造业必须提高科技含量,实现产业升级,因而也需要大批高科技创新人才。
2.现代技术教育对人才的培养
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从本质上说,是由不同的社会需要所决定的。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功能.培养的人才的差异性是高教形式最本质的特征。不同类型的人才要由不同类型的教育来造就。一般来说,学术型、科研型和工程型人才由普通高等教育来培养,而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则由职业教育来造就。其中的技术型人才一般由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职业技术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就在于其培养目标是技术型人才;其他的特性都是围绕着这个特性而产生的,并为这个特性所制约。所以,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要在为社会培养适应竞争要求的人才方面有所作为,要具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