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观念、技术、制度与节约型社会(2)

2013-05-12 18:07
导读:同样的节约性设计、生产和消费还体现在日本的支柱产业汽车业。日本生产的汽车最大的特点就是车体轻、耗油量低。有一组数据能够充分说明日本社会对

同样的节约性设计、生产和消费还体现在日本的支柱产业——汽车业。日本生产的汽车最大的特点就是车体轻、耗油量低。有一组数据能够充分说明日本社会对石油资源消费观念的特点:前文提到上个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促使日本人反省自己的石油消费观念,他们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和发展替代能源(风能、电能、水能等),同时,大力发展提高石油、煤炭能源利用效果的技术。1973年,日本进口石油约29013万升,1987年降为18391万升,以后陆续回升,但到2002年仍只有24190万升,低于石油危机时期的水平。但这段时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却成倍增长。1973年度日本的GDP为116.71万亿日元,2001年度为500.81万亿日元,差不多翻了两番。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平均1万亿美元GDP的产出,消耗相当于2.64亿吨石油,而日本仅消耗0.96亿吨石油(环球时报,孙秀萍等)。近期以来,石油等能源价格暴涨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了影响,而日本经济界却非常冷静,尽管近来油价不断突破历史高位,但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已经大为减弱。堺屋太一先生的担心并没有在日本真实地发生。由此可见,节约观念和节约技术的不懈努力换来的绝不仅仅是节约能源的问题。
 三、制度——建立节约型社会的保障
  
  培养人们的节约意识、开发和应用节约技术并不能保证节约社会建设的成功,一种社会风范和发展观念、发展模式的建立,还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证作为基础。笔者不想“言必称希腊”,但在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历程中,日本确实有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先进思想和实践。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日本历来注重节约一切资源,并在努力建设循环型社会。日本于2000年提出了建立循环型社会的构想。这一构想的目标是实现全面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它包括资源的再利用、用过的产品或零部件的再使用和减少垃圾的产生。并于当年6月颁布了《循环型社会形成促进法》,向循环型社会进军。为了推动循环型社会的形成,日本政府在原有的相关环境保护法规基础上,于2001年4月施行《家电循环法》;2002年4月发布了《汽车循环法》;5月,又实施了《建设循环法》。这些法律规范的约束作用是强制性的,企业和社会各阶层必须执行。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作为社会管理机构,也带头实行节俭。政府高管人员明白,要让社会公众树立节约意识,政府自身行为及其官员的表率作用最有说服力,也是最生动的教育课。日本环境大臣小池百合子决定把政府机关空调温度定在28摄氏度,并允许公务员穿短袖衬衫上班,受到各界好评。之后不久,日本环境省又提出了冬季节电计划,提倡冬季穿厚服装,把暖气温度定为20摄氏度。这种制度建设框架和政府的带头作用也催促企业等社会各团体改进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得到企业积极地响应。如丰田公司利用循环技术后,铁屑回炉变为有用的金属,瓦砾粉碎加工成地砖,污泥成为花园肥料,木屑草叶可以烧掉,大大降低垃圾排放。然而,丰田公司并没有止步,新的目标是达到垃圾零排放。其他公司也有相应的行动。这种节约、回收和再利用不就是企业节约的很好例证吗?
  节约观念、节约技术和节约制度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和相互制约的。基于对资源紧缺和未来社会发展资源危机的现实教训和前瞻性考虑,逐步建立起人们的节约观念,有识之士将这种观念通过一定途径和方式向社会宣传、推广,逐步引起人们对生产技术改进和提高的重视,促使高效率的节约技术得到推广;当政府和立法机构接受这种观念时,为了更好地开展节约活动,必然将其纳入社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节约的制度化、法规化;一旦形成社会节约制度,又必将更好地强化社会任何社会团体的节约意识,更有力地推动节约技术的发展。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我国的自然资源虽然总体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则相对落后,严重地限制了我国未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要达到美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或者达到美国现有的人均GDP,即使达到美国现有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我们仍然要消耗高出美国现在能源及其他自然资源4倍多,能源及其他资源的需求是非常惊人的。因此,我们必须走更加节约和更有效率以及更为合理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才有可能更加高效率地提升我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速度。我国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发展计划,也必须运用社会制度建设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强制性和引导性相结合,逐步建立人们的节约意识,并保持节约资源的美德。温家宝总理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讲话中,已经为我们指明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重点工作,还进一步指出要“抓紧制定和实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保障措施”,这实际上就是提出了与节约型社会相配套的制度建设问题,也说明了制定相应的制度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温家宝.“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讲话摘要[N].人民日报,2005-07-04.
  [2] 江小涓.节约能源资源,保持经济较快增长[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4,(9).

上一篇:入世后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初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