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实践证明,美国的这两种调控手段的灵活运用对美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实施了紧缩措施来合理削减赤字,与此同时,又通过对财政支出的结构性调整,立足长远的后劲,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来刺激有效要求,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最为明显的例子便是美国成功地实现了冷战向和平经济的转移。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同苏联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热,到里根政府抛出“星球大战”计划,军备竞赛达到一个新水平,国防开支直线上升,1991年国防开支高达3000亿美元以上。克林顿入主白宫,提出5年压缩国防开支880亿美元。国防开支的削减必然触及到军事工业垄断资本的利益,也涉及成千上万人的就业问题,但克林顿政府坚持不懈,按照这一目标向前迈进。到1996年美国国防开支压缩到2600多亿,比1991年压缩了近400亿。正因为如此,与此同时,克林顿才得以投500美元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通过调整实际短期利率作为调控的主要手段。美国联储每当经济出现较大波动迹象时,就采取果断措施,经济过热就加息,经济疲软就减息,进退自如。如从1994年2月起的一年内,美联储曾经连续7次提高利率,把联邦利率从3%提高到6%,使美国当时的经济降温。1998年由于亚洲和俄罗斯相继爆发了金融危机,为防止世界金融动荡造成对美国经济的冲击,美联储分别在1998年9、10、11三个月连续三次放松银根降低利率,以刺激内需。1999年针对亚洲经济开始复苏,为缓解国内通胀压力,避免经济过快升温,采取“先发制人”的措施,分别在6、8、11月三次提高利率。今年年初以来,美国政府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指数显示,美国经济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因此,在2月和3月,美联储2次提高短期利率,以防止已出现的物价指数上升势头和经济过热现象。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坦福大学的约翰·泰勒都盛赞:“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近年来美国情况特别好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带来的价格稳定本身大概就使生产率得到提高……”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政府长期以来一直把扩大财政支出作为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当财源不足时,就发行国债,1998年,为弥补财政赤字,发行 15.6万亿日元国债,财政对国债的依存率高达20%,长期国债累计额已达280万亿日元,相当于每个国民负债225万日元,如果加上短期国债和地方长期国债等债务,日本的债务总额高达530万亿日元,这恰好是日本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巨额国债需要支付大量的利息。从1996年起,日本政府每年用于支付利息的金额就高达12亿日元,人均10万日元,国家财政收入的29%用于支付利息,财政不堪重负,陷入了借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中,已无力在技术投入、改善投资结构等方面有所作为。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自8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大力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解除了利率限制,放松了对金融机构的管制,这方面带来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现在,人们把日本发生泡沫经济的原因归结为日本政府金融政策的失败,包括1987年过急的金融缓和政策导致泡沫膨胀,1990年过急的金融政策又导致泡沫破灭,以致泡沫破灭后对不良债权问题的久拖不决。据统计,当日本政府为解决“泡沫问题”而推动紧缩政策,使“泡沫经济”破灭时,日本土地和股标价格下跌达1000 亿日元,这一金额相当于日本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时“泡沫经济”的破灭也使得金融业的坏帐、呆帐接踵而至。大量的不良资产令众多金融机构难以承受。据日本大藏省的统计数字,日本金融机构的坏帐总额达38万亿日元,其中约一半的坏帐即19万亿日元已成为无法回收的死帐。而根据日本民间信用机构的调查,实际的数字可能是官方公布的两倍,即实际的坏帐总额高达80万亿日元,其中近40万亿日元为无法回收的死帐。这个数字比1990年美国坏帐最高时期的数字还要多1倍多。
当前我国即将加入WTO,认真分析美日经济,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是有着很深的重要意义。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当前,要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要重视技术创新源头建设,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日本输给美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虽然重视技术引进和二次创新,但对基础研究忽视,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因此,我国必须突出基础研究和知识创新,这是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的先导和源头。要达到这一点,一方面,要下大力气改革教育体制,加快教育布局和结构的调整,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努力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新兴产业发展关联度大的基础研究,逐步加大投入,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和我国特色的知识创新基础。此外,还要尽快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机制和环境。如建立健全高新技术风险投资体制,形成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等等。
二是要认真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在改革坚上取得突破。首先,要认真吸取日本教训,加快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做到政企分开;要认真研究政府逐步“退出市场”的问题,把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政府主导型”经济的行为转到切实搞好宏观调控,规范经济行为,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和经济秩序上来,其次,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认真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第三,要不断深化公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要从政府的角度,建立起科学的公有资产管理体系,明晰产权,明确出资人代表及其责任。
三是要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突破口,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美国从80年代开始,就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自己则集中财力、物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来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须立足全球,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着重围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医药、新型材料、高科技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选择一批关联度大的高新技术项目,集中力量加以扶持,尽快形成产业规模。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推进石化、汽车、纺织、轻工等产业的技术升级,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占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还要立足国情,对发展劳动密集性型产业必须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要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增加技术密集的成份,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较高水平上竞争。只有这样,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才能保持长久优势并不失时机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