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略论我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3)

2013-06-03 02:28
导读:因此,为了实现走出去的基本战略目标,使我国真正能够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独立自主地不断充实、发展、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和经济实力

  因此,为了实现“走出去”的基本战略目标,使我国真正能够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独立自主地不断充实、发展、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确保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取得有利地位,并昂然挺立于世界经济的民族之林,还必须做大量艰苦的努力。

  首先企业要进一步坚持自主创新精神,自主研究、开发出高质量的自主品牌,大大地增强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为此还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经营人才和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管理。现实情况是,有关部门和企业不重视本国人才的培养与管理,不重视去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和积极性,造成一些人才浪费和流失;而另一方面却两眼向外,迷信洋人,动辄要去外国招聘管理人才。无数事实说明,中国人的智商绝不低于洋人,他们在经营管理实践中自然能迅速增长才干,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到,即使暂时做不到,只要给他们学习、实践的机会,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困难就不难克服。当然这不是说绝对不能聘用洋人,但在同样才干条件下,应优先选用本国公民,后者稍有逊色时,也要积极帮助其胜任工作,而绝不能让本国人才闲置不用,任其浪费或流失。这才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之道,也是使我国能更好地实现“走出去”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

  其次,必须学法、懂法,并克服“走出去”的文化障碍。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处处都须依法行事。我国加入WTO的协议和其他有关经济法律都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但我们必须首先要学习它,熟练地掌握它,才能有效地去运用它来保护自己和为对外投资经营创造有利的法律环境,否则就有可能上当受骗,在经济上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再次,必须有国家的大力支持。任何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都离不开国家支持和保护,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称霸世界,从过去主要以军事斗争转变为主要以经济斗争为武器的形势下,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更是积极支持跨国公司向外扩张。西方新自由主义者高喊自由,反对国家干预和保护,只是对别人不对自己的欺人之谈,我们千万不能上当。我国在对外投资,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上,面对各国跨国公司以本国政府为后盾的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绝不能书生气,而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加强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力度。

  最后,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既要积极,又要稳妥,不能操之过急,以免欲速不达,反受其害。即在前述“走出去”的基本条件尚不具备时就不要贸然“ 走出去”,或者是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走出去”。根据日本、韩国汽车业的经验,都是先从低端汽车或者以发展中国家为目的地开始“走出去”的,我们只有采取积极稳妥的方针才能使“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取得更好更大的成就。

上一篇:中国利用外资的三大认识误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