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草根NGO参与社会救助的问题及对策分析(2)

2013-08-24 01:00
导读:3.2 体制壁垒,地位缺失 合法性的获得是关乎中国草根非营利组织生死存亡的一个敏感性议题。政府对草根组织的体制性限制明显的表现在对注册的严格控

  3.2 体制壁垒,地位缺失
  合法性的获得是关乎中国草根非营利组织生死存亡的一个敏感性议题。政府对草根组织的体制性限制明显的表现在对注册的严格控制上:非政府组织要取得合法地位,需要挂靠一个业务主管部门,然后在社团部门注册,从而接受双重管理。但是我国多数非政府组织因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而成为非法的草根组织。法律地位的缺失是制约和困扰草根NGO开展工作的首要因素。在中国,NGO的合法身份格外重要,只有取得合法的身份,才能取得民众的信任,“合法地”开展活动。
  3.3 公信力不足
  大部分草根NGO组织内部不到位,公信力不足。其由于非正式性,组织管理制度不规范,监督机制不健全,普遍缺乏现代的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和自律机制,结果出现了与社会公益组织日益发展不相宜的另一种现象,一些公益组织,基金会以及志愿服务组织在提供公益服务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丑闻,使得公信力受到了公众的质疑,这些疑问和不信任会极大地影响人们对NGO组织的参与和奉献,影响了其在社会救助领域作用的充分发挥。
  3.4 异化困境
  外部社会制约着草根NGO的发展,使其面临异化的困境。面对当代中国转型期的“前公民社会生态”和、法律及的环境,中国的草根NGO往往靠采取制度化的方式求得生存,将自身原有结构并入已经制度化的社会组织中。于是,相当数量的中国草根NGO纷纷寻找自己的“挂靠单位”,寻求合法性;还有一部分干脆进入市场,成为公司类营利组织。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草根NGO失去其作为“草根”的自身特性即加剧了草根NGO本身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目标的异化,因而使其不能比较自主地发挥具有的优势。
  3.5 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民众社会慈善意识不够,对于慈善的观念较为陈旧,草根NGO专职工作者、志愿工作者的人员规模太小,而且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普遍偏低,具备扎实的社会救助基础知识及经验的专业人才更是匮乏,致使草根NGO在进一步推进社会救助服务的过程中举步维艰。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4 对策建议
  4.1 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来源,提高经营性收入比例
  面对草根NGO发展的资金瓶颈,应该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解决这一难题。
  (1)丰富筹资方式,拓展渠道。不断扩大信息来源,灵活运用多种筹融资方式,如利用义卖、义演、各种媒介劝募,还有专业筹资,分成筹资等为人们所熟知的方式。此外,还可以由几个NGO一起合作向社会进行“联合筹资”,或者与当地政府、企业、媒体和公众进行“协同筹资”。
  (2)提高经营性收入。可以在开展公益活动的同时进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合法经营活动,扩大经营收入,努力做到自力更生。
  4.2 完善草根NGO的登记管理政策,加大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降低草根登记注册门槛,加大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草根NGO服务的力度,落实草根NGO的免税政策等扶持措施,大力培育与发展NGO,激发社会的活力。同时,健全的法律保护体系的缺失是制约我国非政府组织社会保障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其丧失独立性、合法地位、组织权益的关键原因。因此,政府应通过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帮助非政府组织建立组织目标、塑造有效的组织架构、整合资源和提供专业服务,加强对草根NGO参与社会救助的管理、协调和,为其依法、有序、规范从事各种救助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4.3 完善组织内部管理体制,加强外部监督,提高草根㎞GO自身的公信力
  我国草根NGO应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加强内部管理机制,建立严格的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和公开透明管理机制,按时向捐助者和公众详细公布捐赠资金和物品的来源和流向,建立完全透明的公众查询系统,提升组织自身的自律性,增加组织的诚信度和透明度。只有这样,在融自律、互律与他律于一体的社会约束机制的约束下,才能更有效地提升组织的内部管理能力,更有效地与政府合作,承接政府的项目,得到企业和个人的资金援助,以良好的形象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公众的信任,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们支援和参与NGO组织的活动。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4.4 草根NGO自身价值的认定
  任何一个草根NGO,首先要认识到自身的存在和行为在社会中的价值是什么。提供公益产品,公民精神是中国草根NGO的社会价值所在。这是解决自身异化困境的前提。草根NGO所应坚持的是信念和价值导向而非政府与市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坚定参与社会救助、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信念,才能真正地践行草根NGO的宗旨。
  4.5 强化民众慈善意识,培养从事慈善事业的专业人才
  政府应该加强思想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扩大慈善事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形成良性的慈善氛围。慈善事业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专业理论的指导和专业人才的进入。因此要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吸引更多具有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专业知识素养的人才加入到草根NGO组织中来。同时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企业参与慈善活动,回报社会的自觉性。这样才能最大力度地调动社会的各方力量参与到社会救助中来,从而更有效地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上一篇:关于计算机Web数据及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探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