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设计)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设计)题目 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对策
1.选题目的和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正在被逐步消弱,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的活动空间也日益缩小,技术性贸易壁垒愈来愈广泛地利用,正以一种超乎关税壁垒的力量,阻挡着弱势企业进入国际市场。20世纪70年代,在影响国际贸易的非关税壁垒中,约有10—30%是技术性贸易壁垒,进入90年代以来,这个比例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一些发达不仅在商品贸易领域中大量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而且还把技术性贸易壁垒扩展到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除了WTO有关协议有明确规定外,许多多边区域和双边的环保协议、知识产权保护协议、自由贸易和投资协议等也有类似技术贸易壁垒的内容和规定。
我国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纺织品贸易国, 加入WTO 更给我国纺织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服装近几年来出口创汇增长较快, 尤其是2002 年以来,出口创汇增长更快。2005 年1~7 月我国服装出口119.15 亿件, 比上年同期增长3.96%; 创汇312.35 亿美元, 同比增长20.94%;2005 年7 月我国服装出口22.36 亿件;出口创汇61.07 亿美元。但是我们也看到我国每年有大批纺织品因不符合环保标准而出口受阻或者未通过“生态性”检验而遭退货。情况表明: 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传统贸易壁垒如关税、配额已逐步消除和弱化, 而以产品质量等一系列构成的绿色壁垒却成为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障碍。如何规避绿色贸易壁垒、增强纺织企业的竞争力是目前我国纺织业亟待研究的一大课题。
2.本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目前国内已经有许多学者撰写了关于贸易技术壁垒的书籍和文章如:具有代表性的有李志军的《怎样打造“技术壁垒”的矛与盾》和陈志田、叶柏林于2002出版的《贸易技术壁垒与商品进出口》,以及张海东于2004年出版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与中国对外贸易》。这些著作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相关法规、制度和主要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都做了具体的阐述,对中国的应对措施做了大量的分析。而未能与企业实际结合起来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乌拉圭回合对技术贸易壁垒的高度重视,西方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开始大量出现。早期的研究较多集中在有关概念介绍及技术标准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艾伦 塞克斯(Alan sykes)的<<国际一体化商品市场的产品标准>>(1995年),研究成果较多为以后的研究所引述。
尼尔 甘戴尔(Neil Gandal)和欧兹 塞尔(ozshy)的“标准话政策与国际贸易”(2001年)研究了政府是否承认外国标准的政策行为,得出的结论是当地政府政策只限于承认所有外国标准或不承认任何外国标准是,如果网络外部性显著,那么所有国家会相互承认所有的标准。
对于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贸易壁垒方面的问题,一些学者也作了专门的研究。例如,谢丽斯蒂芬森的“标准,合格评定与发展中国家”(1997)从政策与制度层面对发展中国家有关标准的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选择是采纳现有的国际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与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国际标准化指导原则。”如果尚无,那么发展中国家的最佳选择是“采纳它们主要贸易现有的国际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与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国际标准化指导原则。”
4.完成论文的条件、方法及措施,包括实验设计、调研计划、资料收集、参考文献等内容。
[1]冷崇总,2003:《关于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问题的思考》,《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第7期。
[2]孙瑞哲,2004:《国际纺织贸易环境的发展变化:后配额时代的贸易保护主义》,《纺织信息周刊》第39期。
[3]艾华,2004:《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探析》《时代经贸》第7期。
[4]蔡伟,2000:“《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与WTO的争端解决机制—TBT协议研究之三”,《中国检验检疫》,第7期。
[5]商务部规财司,2005:《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第5页。
[6]李志军,2002年:《怎样打造“技术壁垒”的矛与盾》,经济日报出版社,第190页.
[7]张海东,2004:《技术性贸易壁垒与中国对外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第8页。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8]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编著,2004:《CEI中国行业发展报告(2002)-纺织业》,中国经济出版社,第26页。
[9]陈志田、叶柏林,200:《贸易技术壁垒与商品进出口》,中国计量出版社,第84页。
[10]张新伟等,2002:《入世之后:规则改变与市场竞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56页。
[11]商务部规财司,2005:《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第5页。
[12]徐绍史,2002:《深化行政改革积极应对入世挑战》,第15页。
[13]Egan,michellep.,2001:constructing a Europeamarket :standards, regulation,and governa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p134
[14]Fischer,Ronald and Pablo Serra,2000:Standard and Protec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vol.52,Issue2.
[15]hohn H.jackson,1998:”Global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Journal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Law Vol.1.
5.指导教师意见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