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国内外养老保障制度的典型模式
(一)国外养老制度的典型模式
从世界l62个国家和地区养老保险制度看,其中70个国家和地区包含农村,其保障对象为全部农村或农民。其中,有相当数量是与中国发展水平相当的非制度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口从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模式上看,目前已有的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互助型 这一模式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农民实行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以德国、日本、美国等国为典型代表。该模式以律斯麦的理论为依据,坚持“援助自助者”原则,强调养老的“个人责任”,养老保险待遇与个人收入、缴费年限相联系,即农民养老首先而且根本上是个人的义务,然后才是国家和社会的义务。
2、国家福利型 国家福利型养老保险模式是实施范围较大的另一种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实行这种模式的国家有英国、瑞典、加拿大等。该模式起源于英国,后为瑞典所发展。国家借助于政策的调节作用,来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缓解社会矛盾。
3、自我投保型 自我投保模式也叫强制储蓄模式。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亚非发展中国家农民实行这一模式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结果比较成功的国家是新加坡。这种养老保险模式强调以家庭为中心维持社会稳定和发展,其保险基金来自于企业和劳动者两个方面,国家不进行投保资助,仅给予一定的政策性优惠。
从上述三种模式的实施效果看,福利型重公平、轻效率、强调保障的普遍性,其结果是社会养老保险开支过于庞大,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逐年上升,,从而导致用于生产的财力减少,政府负担加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自我投保型实行个人完全积累的筹资模式,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比较小,不致使国家和社会背上沉重的包袱,但这种家庭内部互济在其互济范围和数量上都十分有限,与社会统筹的互助共济差距很大,难以达到社会共济的目的,在客观上有可能对社会的稳定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适宜在城乡和贫富差距不太悬殊的地区和社会推行。投资互助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则强调效率与公平相结合,尽管有自身的缺陷,但由于其体现了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减轻了政府的负担,能较好地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稳定器”的作用。因而,这一模式越来越受到众多国家的推崇。
(二)国内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实践探索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l、青岛模式 青岛模式中农民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基金筹集方式,建立归农民个人所有的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参保人死亡,其个人账户的余额可依法继承。参保实行个人自愿与政府倡导相结合,财政补助和负责兜底。在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上以支定收,各县(市、区)根据本地以上年度农民人均收入确定缴费基数,个人交费设上下限,最低不低于6%,最高不高30%;村集体、乡镇、县(市、区)补助l2%。财政补助资金可先行“挂帐”,视情况分期支付到位,但必须兜底。
2、苏州模式 苏州模式是一种以政府高补贴为特征的福利社保模式,实行“一个体系,两种制度”。农村各类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事生产为主的农村劳动力(即纯农户)纳入农村养老保险,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相互衔接的机制。农村养老保险坚持“个人负担、财政补助、集体补贴”的原则,在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上以支定收,缴费基数按当地上年农民纯收入或参照上年城市企业职工平均缴费基数的50%左右确定。在此基础上,个人负担50%,集体和财政负担50%,财政补助的资金必须全部到位,对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之前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及其以上的老年农民无条件给予补贴。
3、北京“大兴区”模式 北京大兴区实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政府三方筹资,建立个人账户,储蓄积累与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保险费以个人缴纳为主,缴费标准按领取标准测算。区政府每年按应参保人数拨付专项资金用于对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员的补贴。同时要求有条件的村积极筹措资金,对符合参保范围的人员给予适当的补助。个人缴纳的保险费和村集体的补助以及区政府对个人的补贴一并记人个人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