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4.2健全保障项目。加大保障力度在加快保障制度建设方面首先问题是要探索一条社会保障体系城乡整合之路。目前,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他们从事的工作是最危险、最苦、最累的,但他们并不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和福利待遇,应该对进城农民逐步实行与城市企业职工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进城农民工的保障项目。因此,首先,应尽快推出并完善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样既可以为农民工提供保障,也可以提高其收入,从而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其次,建立基本模式一体化、保障水平多层次、保障项目齐全、能覆盖全体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最后,在农村应积极探索并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根据当地的发展水平,科学确定各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救济标准,真正维护广大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4.3整合社会保障坚持政事、事企、分开原则,设立相对独立的社会保障经办机构整合精简现有各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探讨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5项社会保险合并由一个机构管理的可行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在行政部门主管下,与主管部门相对独立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的机构,执行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日常管理、拨付及发放、信息咨询等社会化服务功能。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设省、市(地)、县3级,县级以下为派出机构,根据需要可以设到村庄一级基层。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的经办也可参照此种模式。
4.4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没有的明确规定,其他一切形式的规定或政策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因为与其他政策相比,法律的强制性、规范性更强,时间上也更具有稳定性。而农村社会保障管理的对象极其广泛,过程也极为复杂,因此实现法制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还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执法的法制化保障措施,使法制化环环相扣,形成完整的系统,实现真正的法制化管理。由此,实现从以经济立法为主向民生立法为主的转变,从而保证社会保障的正常运行,真正地保障农民的利益,让广大农村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5结语
缩小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实现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是的本质要求,也是现阶段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键在于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则是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佳改革切入点。为此,须通过建立合理的筹资机制、加强法制建设、健全保障项目和提高参加社会保障意识的途径来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而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村居民享有社会保障,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