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五、危机对我国未来使用公允价值的启示
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是建立在活跃而有秩序的假设基础上,但本次金融危机表明这一假设并非永远成立,在非有效市场下,公允价值方法可能会得出与长期基本面和所考虑风险不相符的估值,对危机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效应。金融危机归根到底是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公允价值在这次危机中使用失效就认为它是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透过这次金融危机,我们可以看到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确实存在不少缺陷。例如: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产受汇率、利率影响较大,在经济不稳定的时候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会加剧企业经营业绩的波动;在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公允价值的应用使得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加大;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对于市场不活跃时,有关资产应如何定价没有提供足够的说明指引。
公允价值的优越性在于它可以反映资产当前的市场价格,尤其对于金融衍生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向者传递高度相关的会计信息。但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却成了推波助澜的帮凶,那么是不是说我们以后就不能采用公允价值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呢?其实任何一种会计计量属性都有其局限性,人们只能在当前的环境下进行各种权衡之后作出合理的选择,公允价值也不例外,它的合理运用受到诸多外界条件的影响,例如特定的市场环境、相关风险以及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等。对于公允价值的使用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应利用这次契机去思考如何健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框架,稳定金融市场,从而促进我国金融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