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联合产权是公有制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

2016-04-02 01:06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联合产权是公有制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联合产权理论揭
摘要:联合产权理论揭示了与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生产力相一致的产权运动规律,由此建立起来的联合产权制度有利于公有制经济在当代世界生产力体系中充分实现和发展;有利于以知识劳动者为代表的整个劳动者阶层利益的充分实现;有利于公有制经济在资本股份制经营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资本经营的局限;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转化,是公有制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
  关键词:联合产权制度;世界生产力;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知识劳动者;劳动者产权
  
  正如卫兴华教授所强调的,如果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不完善,缺乏实现机制,那么,越是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运营主体,其对公有制自身的损害就越大。所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就需要完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联合产权制度正是对市场经济体系下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一种有益探讨。根据马克思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和生产力要素理论,联合产权理论揭示了人类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知识经济阶段企业产权运动的规律,认为作为生产力要素的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都拥有对企业产权的所有权。而随着世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所有者在生产力要素结构中的地位总体上会呈下降趋势,从而拥有的产权也呈逐步下降趋势,最终归于零;以知识劳动者为代表的劳动者阶层在生产力要素结构中的地位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劳动者产权在企业产权体系中总体上会呈现上升趋势,最终成为企业产权的主体,向社会主义产权体系全面转化。以资本产权为主导的股份制经营方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配置的一个基础性机制,但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当代世界生产力的本来面目,更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逐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性质及其发展趋势。只有根据联合产权理论建立起来的联合产权制度,才能既在资本产权的基础上超越单一资本产权制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完善全体劳动者阶层的产权制度保护及相应的自组织,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一、联合产权制度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当代世界生产力体系中充分实现和发展
  
  研究知识经济时代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必须关注以下几个基本问题:一是公有制实现形式与世界生产力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研究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之间的关系,人们往往强调中国的特殊性和中国的经验,这当然是必要的。但还要看到一个更为深刻的背景是,马克思当年正是从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的整合分析中来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由此可这样断言:离开了19世纪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实际,不可能出现马克思主义。同样,离开了当代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实际,也不可能建设好社会主义。因此,不能因为只局限于中国的国情而忽视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实际情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情和当代世界生产力发展这四者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仅从中国生产力的实际出发、只强调国情的研究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做法是违背世界生产力发展趋势的。在当代世界生产力发展体系中,完全排除资本产权的条件还不成熟,在资本产权消亡的物质条件还没有完全形成之前,人为地限制甚至取消资本产权的做法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世界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二是公有制实现形式与知识劳动者的关系。当代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知识劳动者成为社会财富创造的重要主体。因此,必须重新探讨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形成和总体劳动者的结构这二者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相互关系。三是公有制实现形式与劳动者社会主义觉悟之间的关系。公有制实现形式不完全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劳资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培植劳动者的社会主义觉悟更成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一个迫切而重要的问题。
上一篇:中国城乡税制格局的演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