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经济改革的比较(4)
2016-05-29 01:07
导读:第三,中国对省级经济管理的划分与放权比越南做得更早和更加成功。中国很早就建立起了特区,并成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轴心。这点越南也成功的实行
第三,中国对省级经济管理的划分与放权比越南做得更早和更加成功。中国很早就建立起了特区,并成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轴心。这点越南也成功的实行了,但是越南的一些经济区Dung Quat,Chu Lai,Phu Quoc发展缓慢,也没有实现预期中的开放。这或许可以用两个国家中央集权和地域的差异来解释。中国高度的中央集权使中央政府更大程度的推进分权,同时,那些建立特区的省份的规模也大到足够自力更生,而且能够更好地处理开放区经济的问题,例如海外合作关系。
第四,中共17大强调了环境和社会福利的问题。显然,经济改革的策略已经改变,从注重高增长转变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平衡。在越南,越共十大也开始更加关注知识经济、环境保护和
社会保障。然而这些问题并没有像中国一样具体化和清晰化。这可能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已经使增长率保持在10%很长一段时间了,这可被视为经济过热,从而需要减速并更多关注一些迫切的发展问题。而越南仍然需要高增长率。
3.两国经济改革面临的挑战
(1)不协调的经济发展:地区和各类人群间的贫富差距在加大。
在中国,东部沿海省份和内陆地区及西部就形成了反差。而在越南,只注重城市的发展,许多农村地区仍处在极度落后的状况。有三点需要考虑的: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源按市场原则分配与社会主义特色的经济利益的社会再分配相结合。然而事实并不那么简单,因为资源的分配和最终的经济利益不是分离的。例如,当我们对法人收入和一些产品征收高额税收时,就会立即出现营业登记和产品投资的急剧减少。很明显资源和经济利润是相互关联的。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其次,国有企业的股份化传统上被认为是对公共资产社会化的一个补救。然而事实证明这些股份从来没有被大多数人持有,而是落入了有钱人的口袋。
第三,都市化问题。农村现代化曾是一种不能实现的说法。从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所带来的问题是中国和越南都必须面对的。此外,农产品价格的下降也是两国解决温饱及消除贫困的一个明显的阻碍。经济增长的代价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生活质量和社会安全的退步。此刻,两国正在处理一系列问题,例如水和空气污染、食物安全、矿井和桥梁的崩塌、交通事故、个人罢工等等。能源安全:中国和越南都日益察觉到能源的急剧短缺。另一方面,我们越来越受制于世界能源价格的变化。双方的经济都更易受到外界危机的影响。油价的狂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腐败是最大的灾难之一。行政改革仍然要走很长一段路。
中国和越南加入WTO分别有6年和1年了。一体化进程的挑战是潜在的。打着质量标准牌子的非关税壁垒和反倾销对于两国的出口商已是挥之不去的威胁。
三、结论:
在建立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的过程中,中国和越南改革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双方的改革都在各自国家的历史上成为一个关键性的里程碑,而且有许多共同点。他们都是一步步实施从计划经济到多种经济成份的市场经济。中国与越南的经济被国际社会认为是亚洲国家中稳定但又最具活力的国家。然而两国都必须面对许多潜在的挑战。快速的经济增长不意味着可持续发展。为了改革成功,我们必须突破固有的思维;在党的领导下,不断革新国家管理的角色、职能及方法;提高立法制度,简化管理;尤其是更多关注于涉及环境、社会保障和平等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