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成因和对策研究(3)
2016-06-17 01:11
导读:2.6 思想观念方面的原因 3 地方政府债务的对策研究 3.1 合理确定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造成地方财政困难、地方政府债务增加的一个
2.6 思想观念方面的原因
3 地方政府债务的对策研究
3.1 合理确定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造成地方财政困难、地方政府债务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财政体制不完善,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相称。要彻底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必须从财政体制方面入手,在现有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核定中央和地方政府、地方上级和下级政府之间的财权与事权,科学划分上级和下级财政之间的收入与支出,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情况,加大对区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地方财政的可用财力,减少地方政府的举债规模。
3.2 完善行政体制改革,去除改革中存在的弊病
一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精简机构,淘汰冗员,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二是转变政府职能,界定政府与市场的界限,财政性资金不要过多地投入生产性、竞争性领域;三是改善干部考核指标,将债务的多少纳入干部考核体系,而不是单纯的以GDP的增长作为提拔干部的主要标准。
3.3 建立公开的地方政府融资渠道,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管理
要通过建立公开的地方政府融资渠道,使合理的地方政府举债规范化,并设法使地方政府存在隐形债务显形化,杜绝以往没有地方债务没有“正门”,只好走“旁门”的不合理现象,堵住各种隐形、违规的借债融资渠道。
3.4 建立政府债务监督体系,防范债务风险
建立严格的政府债务监督检查机制。对政府债务项目,相关职能部门要实行跟踪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督促项目单位整改到位。对政府重大举债项目,要委派财务总监或财政专管员,对举债项目的财务活动进行全程监管。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政府债务资金使用情况和偿债计划落实情况的年度审计。项目竣工后,必须进行竣工审计。将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政府债务状况列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公开审计结果。对随意欠发工资、拖欠工程款,随意向干部职工借款集资的,要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政府债务偿债责任人的违纪违规行为的查处,对非法挪用、侵占债务款,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3.5 开展公务员思想素质教育,树立公共精神
加强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建设,提高债务风险意识,树立公共精神。所有这些思想意识和工作理念要通过媒体宣传、内部会议、书刊学习、思想汇报等各种形式加以强化。
参考文献
[1]樊丽明,李齐云等. 中国地方财政运行分析[M] .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梁萍,李新,江羽翔.对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思考[J].科技创业, 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