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外贸依存度比较分析(2)
2016-07-02 01:01
导读:西部11个省、市、自治区的外贸依存度除新疆在2005年达到了25.0%外,其余都低于20%,贵州(5.8%)、青海(6.2%)、四川(8.8%)低于10%,其余都超过了10%,宁夏达到
西部11个省、市、自治区的外贸依存度除新疆在2005年达到了25.0%外,其余都低于20%,贵州(5.8%)、青海(6.2%)、四川(8.8%)低于10%,其余都超过了10%,宁夏达到13.1%。大部分在1994—1996年达到峰值,1994年达峰点的有陕西(16.9%)、甘肃(9.7%)、内蒙(13.4%)、四川(10.3%);1995年达到峰点的有广西(17.9%)、贵州(9.0%)、云南(14.7%);2004年达峰点的有青海(10.2%)、宁夏(14.0%)、重庆(11.9%);2005年达到峰点的有新疆(25.0%)(图3)。 全国的外贸依存度从1989的24.5% 增加到2005年的63.9%,除2004和1998两年出现波动,总趋势是稳步上升。出口依存度从1989的11.5% 增加到2005年的34.2%,进口依存度从1989的13.0% 增加到2005年的29.6%,两者也是呈稳定上升趋势。
2005年东部的11个省(市)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92.77%,地区GDP占全国GDP的64.41%;中部的8个省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05%;西部的11个省、市、自治区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16%。
东部地区的外贸依存度远高于中部和西部,中部和西部的外贸依存度差别不大。2005年外贸依存度最高的上海(166.8%)比最低的贵州(5. 8%)高160.9个百分点。受1994年我国汇率体制改革的影响,大部分省、市的外贸依存度在1994年达一个峰值;受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影响,大部分省、市的外贸依存度在1998年比前一年有所下降。中国的高外贸依存度主要是受东部地区高外贸依存度的拉动。
二、外贸依存度影响分析
库兹涅茨认为一国外贸依存度的高低与其国民经济总量大小呈负相关。原因是小国国内市场狭小,为了克服先天市场规模的制约,只有通过发展对外贸易来促进本国经济增长;而大国国内市场规模更大,通过发展内需也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中国的情形却恰恰与之相悖,外贸依存度很高。中国高外贸依存度主要是由于珠三角和长三角高外贸依存度的拉动,而东部地区的高外贸依存度主要受地处沿海自然条件、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影响。从1985年开始实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对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赚取外汇收入、加快资本积累、提高专业化水平和资源的配置效率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往往挑战多于机遇,且当今世界
政治局势、经济形势动荡起伏,突发事件很多,国际经济环境仍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在
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环境下,任何一个国家的内部失衡都会反映为外部失衡,进而会很快波及与其有密切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国家。因而,过度依靠外部市场也会给经济发展带来较多不确定性,甚至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1. 资源配置偏向。外贸易依存度的提高表明东部地区已是外向型经济,出口企业的投资增多。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要素向出口部门流动,使得全社会资源配置出现偏向,区域内的进口替代型部门和内向型经济部门的发展受到抑制,各部门难以平衡发展,影响经济稳定和经济结构协调。同时,由于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品,资源消耗大,利润率低,社会有限资源的利用得不到最大化效益,影响可持续发展。
2. 依赖国际市场。外贸依存度的提高使东部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于国际市场。高外贸依存度一方面说明国际分工深化,另一方面也说明经济发展隐藏风险。国际市场上的任何突发事件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而波及全国,而且这种事件和影响不可预测,有可能影响到中国经济政策的独立决策能力。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过分依赖外需的战略已经表现出局限性,如果这一问题不加以解决,就可能在下一个十年中导致发展的中断。东部地区进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占很高比重,而加工贸易这种利用外资的方式的特点是主要原材料和未成品全部进口,企业随时可以转移投资地点,国内只投入劳动力。这样,一旦国际市场出现波动,就必然损害劳动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