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滨逊漂流记中的资本主义精神(4)
2016-07-15 01:04
导读:在《鲁宾逊漂流记》与后殖民主义的关系上,我们也应该从精神层面上,持一种客观理性不掺杂个人感情的态度来加以审视,在精彩的故事背后,我们可以
在《鲁宾逊漂流记》与后殖民主义的关系上,我们也应该从精神层面上,持一种客观理性不掺杂个人感情的态度来加以审视,在精彩的故事背后,我们可以了解到殖民主义者的狡诈与阴险,他们一改火药枪炮的武力强夺手段,换一副慈祥和善的面目来进行他们不可告人的殖民罪恶,在他们手中《圣经》已不再是那神圣普世爱人的经典,而成为他们手中进行殖民奴化的文化武器,这场殖民战争没有硝烟,但要比有硝烟的战争更为可怕更具毁灭性。在小说中“星期五”作为一个被殖民者,失去了其原有的民族特性,丢弃了其原有的信仰和生活方式,受克鲁梭的同化奴化成为一个清教徒,在大部分读者站在“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这是“星期五”的进步,但这恰恰是殖民者所设计并希望大家掉进去的陷阱,企图让我们领略到他们使“野蛮人”进化成“文明人”的丰功伟绩,进而掩盖其罪恶的殖民本质。但作为世界上的一种文化,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之所以克鲁梭认为那些“食人生番”是落后的野蛮的,那是因为他们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用自己的价值尺度来衡量别人的文化宗教,认为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其他异类都是蛮夷都应受到他们的教化,就像克鲁梭所说的那样“在我心中,似乎随时都做好了要一口气杀掉二三十个赤身裸体的野蛮人的惊天伟业的准备。至于他们范了什么罪过,我却未曾仔细想过,只是当初看到这些野蛮人伤天害理的恶俗,使我的情绪先恐惧继而愤怒。”,克鲁梭只是因为他认为那是伤天害理的,就连具体的罪过是什么他自己都不知道,我们可以看出其自我准神性的文化霸权,可以看到其后殖民主义的影子。
在后来的克鲁梭和“星期五”大战群狼,戏弄大熊的那个故事情节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到殖民统治的一种形式,“星期五”首先作为一个野蛮人被奴化,然后又背起他克鲁梭主人的枪,担当起克鲁梭的保镖或者干脆是走狗,来残暴地屠杀狼群尽情地戏弄大熊,替主人卖命,竭尽全力地“要让主人乐一乐”,以讨得主人的欢心,而克鲁梭口中骂他是“你这狗东西!”,“星期五”并没有反抗,因为它已经彻底被奴化了,成了克鲁梭的刽子手,我们能体会到那些可怜的狼和那只大笨熊在世界殖民史中的影射,那就是第三世界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而“星期五”便是殖民者在第三世界众中所奴化的帮凶走狗的影射。克鲁梭的物质积累和宗教深化,并不只是一个人的成长经历,而且更是整个笛福时代资本主义物质财富积累和清教革新的历程,他身上被赋予新兴中产阶级和清教徒的双重人格,但也承载着殖民主义者的罪恶本质,是整个笛福时代资本主义精神具体全面的概述,《鲁宾逊漂流记》的文化成就,不只单纯是文学的成就,还有历史、宗教、哲学等许多方面它在世界上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应该站在精神层面上深刻地对其进行分析,而不能陷入表面的精彩故事陷阱,来引导学生全面地肯定其英雄形象。理性、客观、公正地对待小说,对待历史才是明智之举。参考书目:4、《鲁滨逊漂流记》 丹尼尔.笛福 古天译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版7、《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五辑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维屏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