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货币、紧信贷”政策的经济影响分析(4)
2016-08-16 01:04
导读:四、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见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只是一种资金过剩,这种资金过剩只是体现在城市金融市场中的债券市场中,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金融市
四、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见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只是一种资金过剩,这种资金过剩只是体现在城市金融市场中的债券市场中,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市场深度不够和金融深化程度不够,这不能用“流动性陷阱”来概括此阶段性特征。
另外,我国未来的发展会不会进入类似日本当年的泡沫经济,可能性很小。首先是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我国对采取各种途径进入我国的投机性资金进行严密监控和防范,不会出现类似当年大量资金流入日本的情况;其次,我国股票市场还没有恢复元气,企业融资活动不频繁,有价证券没有投机基础;最后,我国对房地产投机性交易保持着高度的警惕,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房地产平稳有序健康发展,避免银行贷款过于集中于房地产领域。
同时,对于国内某些专家认为我国已经进入流动性陷阱的说法,如果单纯从城市中的金融体系来讲,还是可以成立的。但如果放到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大背景中,只能说这只是相对于投资渠道狭窄而显现的资金相对过剩。
目前,流动性过剩问题对管理层提出的一个紧迫问题就是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现在已经形成的“宽货币、紧信贷”的政策格局,其实是市场自发而成的。政策制定者本身还是从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角度来制定货币政策,有时可能更偏重于前者。因为现实已经充分表明,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瓶颈,解决我国一些紧迫的金融问题,比如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等等问题,都要通过金融市场的发展来解决。只有金融市场覆盖到全国的经济主体并体现他们的交易意志,我们只有参考那时的资金利率水平,才能评判我国是否进入了流动性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