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与GDP的控制模型
2016-08-29 01:46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与GDP的控制模型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如何确定合
[摘要]如何确定合适的外商投资规模以满足我国预定的增长的需要,是保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条件。本文利用经济控制论原理,GDP为参数,得出了相关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投资规模;GDP;控制模型 我国自1983年开始大规模引进外商直接投资(FDI),从此,我国FDI总量便以每年47.8%的增长率高速增长。至1995年,FDI已占当年利用外资总额的70%以上,占当年固定资产投资的20%,FDI累计总量已占GDP的19.49%,至1996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外资输入国。随着FDI的大量涌入和累积,它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它对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了诸多不利。例如,由于我国产权交易不规范,外商对国有的大量购并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外商大量购并国有企业,外资过分渗透,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等一系列。因此适度引用外商直接投资,确定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就很重要。下面笔者建立输入变量为外商直接投资累计量,输出变量为当年GDP的控制模型,通过控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达到合理的GDP.
一、变量的选取 外资企业具有内资企业所缺乏的品牌优势、信息优势、融资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其中的技术和管理优势更远胜于内资企业。它直接带来了需求创新效应、人力资源创新效应、产业创新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并通过对国内企业的示范作用,间接地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改善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终带动整个经济水平的实质性提高和经济社会的进步。因为这些非货币化因素使得外资具有比内资更高的生产效率,因此外资和内资是不同的两种生产要素,不能混为一谈。鉴于此,我们在考察经济增长时选取变量为:内资总量Kd,外资总量Kf,社会劳动者总数L.其中状态变量为内资总量Kd的前期值,社会劳动者总数的前期值;输入变量为外资总量Kf;输出变量为当年GDP.
二、状态方程的确定 为确定地描述系统运行状况的状态方程,我们根据收集到的数据,选取样本区间为1983年-1995年,其中各变量的原始数据来自于历年的《统计年鉴》和《国际统计年鉴》。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OLS法,估计出如下的一组方程: Yt=0.12Kdt+0.28Lt+0.98Kft-9226 (1.42)(1.72)(1.90)(-1.56) D.W=1.17 R2=0.991 F=916 Kdt=1.174Yt+0.804Kdt-1-1602 (6026)(15.01)(-7.47) D.W=1.28 R2=0.9998F=26549 Lt=0.950Lt-1+4034 (71.03) (5.51) D.W=2.5 R2=0.9978 F=5045 显然,上述方程的各系数与实际经济意义基本相符,统计检验也基本过关。因此用它来描述经济运行过程是比较合理的。 设状态变量 x1(k)= Kdt-1,x2(k)=Lt-1,输入变量 u1(k)=kf1,u2(k)=1,则方程可化为状态方程如下: X1(k+1) X1(k) u1(k) X2(k+1)=A X2(k)+B u2(k) y(k)=C X1(k)+D u1(k) X2(k) u2(k) 其中 A=0.963 0.374 B=1.339 -12930.46 0 0.95 0 4034 C=(0.112 0.310) D=(1.141 -9646.27) 此即以U(k)为控制变量,以X(k)为状态变量,以Y(k)为输出变量的标准状态方程。
三、系统稳定性讨论 为了讨论系统的稳定性,就要求矩阵A的特征多项式的特征根: det(λl-A)=λ-0.963 -0.374 0 λ-0.95 =(λ-0.963)(λ-0.95)=0 由此解得λ1=0.963,λ2=0.95,因λ1、λ2的绝对值都小于1,所以二阶系统是渐进稳定的。
四、系统能控性和能观测性讨论 因为矩阵A的行列式0.963 0.374 =0.91≠0,所以系统能达性与能控性,能观测性和能决定性等价。 0 0.95首先讨论系统的能达性。能达性矩阵:PN=[B,AB].因为rank(PN)不小于rank(B)且大于N(N为2),而B的行列式1.339 -12930.46≠0,B满秩,rank(B)=2.所以2≤rank(PN)≤2,rank(PN)=2,PN满 0 4034秩,所以系统完全能达。 其次讨论系统的能观测性。能观测性矩阵:QN=C=0.112 0.310 , QN=-0.274≠0,所以 CA 0.104 0.326 rank(QN)=2,满秩,所以系统完全能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