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思考(3)
2016-11-20 01:03
导读:(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应与产业政策相结合 对外贸易政策必须与产业政策密切结合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产业政策是指国家调整产业结构以及生
(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应与产业政策相结合
对外贸易政策必须与产业政策密切结合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产业政策是指国家调整产业结构以及生产组织形式的政策措施体系,是政府制定政策来引导部门配置资源,从而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战略性贸易政策通过扶持一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达到优化该国产业结构,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目的。它的成功实施,要以适当的产业政策为前提。
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对目标产业要实施行业进入壁垒,限制厂商盲目进入该行业;促进厂商的兼并重组,形成大的企业集团,来提高行业集中度和企业规模水平;同时还应对该产业进行适度的保护。政府一方面要维护企业间的有效竞争,防止过度竞争和不正当竞争,打破行政垄断和地方封锁,保持行业内的竞争活力;另一方面,要规范市场行为,给行业施加竞争压力,充分发挥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特点,使企业通过自发的市场行为和竞争实现最优生产经营规模。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警惕政府失灵、寻租行为、利益集团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以培养本国企业快速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竞争者为重。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完善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是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前提。完善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要求:政府的职能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要按照市场实际的运行情况做出决策;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且具有自我创新与发展的动力,这样才能积极响应政府的决策,采取进取性的行动与国外企业竞争。完善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使得市场信号能够正确反映现实经济状况和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政府制定政策可以获得比较完备的信息,政策制定后也能被正确传导,企业才能恰当的做出反应。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所以,在完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把政府建设成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要科学地界定政府的管理范围、管理力度和方向,界定政府与市场的相互关系,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其次,使企业真正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市场主体。一方面要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另一方面,要求企业能做到自我完善,能解决好管理模式、治理结构和发展战略等问题。再次,进一步完善有关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完备的法制条件。最后,健全市场经济运行的环境。包括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环境、生产要素市场化环境、企业融资的市场化环境、交易活动自由、市场中介独立、内外资企业享受平等待遇的贸易环境等。另外,还要进一步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添新活力。
(四)正确处理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与WTO之间的关系
WTO倡导的是贸易自由化,我国是WTO的成员国,必须遵守WTO的各项规则,履行我们的义务。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不能违背WTO的规则,尽量避免贸易争端的发生。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使用可能会引起贸易伙伴国的报复,但如果我国的政策没有违反WTO的相关协议与规定,我们就一定有回旋的余地。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还可以利用WTO为发展中国家制定的例外规定为我国贸易干预提供辩护。除此之外,WTO规则中也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中规定公司研发补贴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活动补贴属于不可诉补贴,许多发达国家已经相继对其产略性产业实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