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资源管理的利益机制研究(3)
2016-12-30 01:15
导读: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环境资源管理的利益机制,以实现我国资源环境管理的利益相容。 3构建环境资源管理的
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环境资源管理的利益机制,以实现我国资源环境管理的利益相容。
3构建环境资源管理的利益机制
所谓环境资源管理就是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各种手段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管理间的关系,实现政府及部门、企业法人、公民有关问题的相互利益协调,以在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的物质和生活需要的同时,保护为人类生存所需的资源环境。
根据环境污染及其管理机制中利益不相容问题,在治理环境污染中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利益机制,对于环境污染防治将起到重要作用。环境资源管理的利益机制的构建和完善,就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法律和行政手段为辅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机制,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由过去的政府行为,转变成一种在利益机制驱动下的市场行为和企业行为,真正使节约资源和治理污染成为社会公众自觉参与的行动。
我们知道,我国环境资源管理失效的原因是政策和市场失误造成的利益不相容。构建利益机制的目的就是要改正政策和市场失误,实现资源环境管理各要素之间的利益相容。
(1)价格形成机制是构建利益机制的基础。
构建能够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经济利益机制,最重要的是要改变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结构,因为价格能够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资源价格真实地反映它的稀缺程度,这样才能从利益的角度促使人们保护耕地、节约用水。可以说,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理顺各类资源价格关系,是构建利益机制、促进资源节约的根本措施,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计划经济时代,由于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资源价格长期背离产品价值,产生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的现象。现行资源价格机制的缺陷,导致市场配置资源的低效率。由于资源价格形成不合理,传统习惯、信息不通畅及政府对经济活动强制性干预等原因,资源的价格太低,不能正常地反映生产成本,价格的利益导向作用弱,从而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公民,都缺乏节约使用资源的利益动力。
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可再生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和替代能源发展的比价关系。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建构要坚持市场导向、节约优先和统筹协调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运用市场机制,理顺资源价格关系,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资源节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避免出现新的利益不相容问题。
(2)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利益引导机制。
利益引导,主要是指思想观念的引导,让人们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教育和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环境资源管理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建立利益引导机制,就是要根据环境资源管理的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利益诉求而建立的以政府为主导、市场推进的环境资源管理的利益引导机制。以经济利益为牵引,要本着“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调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对环境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尤其是要通过利益牵引来鼓励公共与私营部门投资于资源和环境友好的基础设施项目。同时,各级政府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推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以利益激励为牵引,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外商投资建设环境保护基础设施。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3)构建利益协调机制。
利益协调机制就是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起来,明确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取向不断强化,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不断变化和重组,利益多元化格局逐渐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无论是在利益实现程度,还是利益表达和追求的能力方面都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因此,针对环境资源管理中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不相容,构建环境资源管理的生态利益协调机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