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统计效能低下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2)
2017-01-10 01:16
导读:提高我国统计效能的政策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要提高我国的统计效能,必须按照建立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落实发展观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
提高我国统计效能的政策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要提高我国的统计效能,必须按照建立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落实发展观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合理借鉴与运用联合国1993年版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现行统计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完善统计制度、统计方法和统计指标,同时强化部门协作,加大统计违法处理力度,着力提高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建立低成本、高效率、能满足各方面需求的统计体系。具体建议包括: 1.按照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努力提高基础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一是建立统计机构垂直管理体系,减少乃至杜绝地方政府对统计工作的干预,同时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统计机构的职责。国家统计局直接负责各级地方统计部门的预算经费和人事任免与管理等事项,实施垂直管理,并重点负责统计制度与方法的制定、宏观和总量统计核算;地方统计部门按照上一级的要求重点负责基础统计和专业统计。二是要大力加强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提高经营管理的透明度,杜绝做假账。三是运用“金卡”、“金财”“金税”、“金关”等信息工程,实现财政、税务、银行、计划、海关、工商、环保、证券、保险等部门信息共享,杜绝虚报瞒报。四是要充分发挥审计、、税务、、资产评估、公证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作为第二政府的作用,通过严格执法,使之公开、公平和公正执业,提高统计基础资料的真实性。五是加快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努力提高整个社会的诚实信用度。六是按照《统计法》的要求?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力度。 2.构建以政府为主体,行业协会、机构和社会专业统计服务机构为补充的统计机构体系。借鉴国际规范,改革行业协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之成为由企业发起和共同缴纳会费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执业的自律性中介服务机构?以充分发挥其在行业统计信息方面的独特作用。同时?许可或授权一些知名研究所等机构依法从事某些专项的经济和社会调查。 3.按照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要求,调整统计指标,将生产、分配、使用、融资核算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待,使核算结果相互验证,提高核算结果的准确性。一是按照GDP核算以支出法为主的要求?加强居民消费、总投资和进出口的核算?并逐步形成季度核算制度。居民消费核算?要由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主要依据?转到以居民家计调查为主要依据?以准确把握居民服务消费的状况。,我国居民家计调查的数据一般偏小,难以直接作为居民消费的依据。为此,要通过收入分配的货币化改革和的实名制,加强银行、税务、证券、保险、工商等部门的密切合作与交叉审计,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总储蓄、总消费和总投资的准确性。资本形成核算要转向以企业财务核算和政府预算为主要依据,科学划分固定资本类别。同时根据会计核算的审慎原则,加强资产和库存的重置核算,以反映资产的市场价值和运行风险。二是适应经济结构快速变动和新兴行业不断涌现的新趋势,以缩短基期为突破口,将固定基期由10年缩短为5年,完善以不变价为计量单位的生产法核算。三是在分配核算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核算。初次分配核算的重点是突出规范化和货币化建设;再分配核算的重点是细划社会保障(包括失业、医疗、养老、抚恤、救济等)、财政转移支付、个人所得税缴纳、社会捐赠与救助等方面。四是在直接融资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加强对资金流量的核算与分析非常必要。它可把生产、分配、使用与资金融通、国际国内融为一体,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全社会资金的流动格局与趋向。 4.建立健全统一可比的价格指数统计体系。要尽快完善和协调投入类、产出类和支出类等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健全进出口和第三产业中非市场的货物与服务部分的价格指数体系,适当增加和细划统计样本,合理确定样本价值权数,尽量统一权数基期,并适时进行调整,为全面推行价格指数缩减法创造条件。 5.加强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的宣传,在有效保守国家秘密的同时?努力提高统计信息的利用效率。在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加强新旧统计制度和方法的对外宣传。这是使社会公众接受和认可统计结果的有效途径。对少数关系到国家、经济、国防等安全的要继续实施严格的保密制度?做到上下有别?内外有别?对其他多数内容可设定保密期限或通过各种媒体实行定期发布制度?服务对象要兼顾政府、企业、居民和国外机构?努力提高统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