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动员中的可动员资源供需管理(3)
2017-02-19 01:01
导读:供应方信息源是区域国民经济系统,通过评估、检测、申报获取可动员资源状态信息,然后分类处理、存贮、定期维护。资源种类应考虑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供应方信息源是区域国民经济系统,通过评估、检测、申报获取可动员资源状态信息,然后分类处理、存贮、定期维护。资源种类应考虑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基本需求,资源状态是指所属、存放地点、性质状态、价值等。为保证资源的持续供给,还应掌握资源生产的可动员能力信息,以及重要组合资源的结构信息,如重要设备的原材料构成,零部件配备以及人员与食品、药品、车辆与油料、武器与弹药的比例关系等。需求方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规模进行资源需求决策,发出资源需求信息。
供求偏差信息反馈到需求方,如某种资源不能按时限满足需求,则修改决策,包括寻找替代品。反馈到供应方,需扩大搜索范围,或发出外购信息,反馈到国民经济系统,需进一步调节运作,进行紧急研制、扩产、转产,以弥补需求缺口。通过实际演练或模拟运行,需求方可获取关键、紧缺资源信息,提供给决策部分,以改善可动员资源状态。
综上所述,可动员资源供需管理的中药铺模式只给出基本框架,并未涉及更复杂细节。在应对紧急状态方面,不管是需求方还是供应方都不可能列出一份万能的菜单。供应方即使获取了应对某一事态的详尽菜单而进行准备、筹措,由于事态变化,由于物流变换固有规律和惯性,也来不及转弯。而以地域为主的中药铺模式,可随时掌握地域的可动员资源状态,从而在基本资源供应方面形成局部应对和宏观调控的基础。不言而喻,地域和全局的可动员资源容量越大,状态越好,越容易应对各种紧急状态。可动员资源信息管理的中药行模式是可动员资源管理的基础,而可动员资源管理是应对紧急状态物质保障的基础。作为资源供应方,特别是进行协调的国民经济动员部门,在打造基础过程中才能发挥自觉性、主动性,并在深化、完善过程中发挥创造性,而不致于因追求某一详尽而实际并不存在的菜单而陷入盲目、被动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