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城市化的现状与推进策略(3)
2017-02-27 01:08
导读:4.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宽城市建设资金“瓶颈”。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提升城市功能,充分发挥城市在江西经济发展中的聚集效益和扩
4.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宽城市建设资金“瓶颈”。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提升城市功能,充分发挥城市在江西经济发展中的聚集效益和扩散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依赖于加大投入。由于江西财政资金拮据,因此,必须打破单一的政府投资主体格局,寻求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拓宽城市建设资金“瓶颈”,为江西城市功能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市场机制失灵的纯公共品,由政府部门供给。对于具有某些市场特征,需要有偿使用,有良好的经济同报的准公共品,可采取发行城市建设债券、股票、银行贷款、项目融资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筹集资金。
5.加强区域分工与协作,提升各城市的区域竞争力。一是从全省角度出发,合理确定各市域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模式,加强和协调各城市经济区的各个部门联系,搞好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产业链衔接和配套,发挥省域中心城市对地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主动承接东部和南部沿海城市的产业梯度转移,并做好相应的产业配套。三是从产业起点和加工深度不断提升城市区域分工地位。四是推进赣北地区城市经济一体化。南昌、九江、景德镇三市之间可谋求建立专业化功能互补、基础设施协调、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的复合型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群,以中心城市为主体,加快城市间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配套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进程。
6.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县域为主体,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一批农村中心镇,重点投入、重点发展;要积极引导、政策配套,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促进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区转移,相应改革户籍制度、用工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消除一切不利于城镇发展的政策性障碍,为城镇化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要分门别类、突出特色,根据城镇所在位置和特色,发展一批工业主导型、商贸推动型、旅游开发型、生态经济型城镇,避免“百城一面”。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7.注重城镇发展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要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创造良好人居环境、促进城镇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主要目标,不断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在发展理念上,变注重城镇发展的数量和规模为注重城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控制与城镇居民居住和出行有关的建筑、交通方面的能源、资源消耗为重点,着力抓好“四节”(节能、节地、节水、节村)工作,努力降低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能源资源消耗总量。要特别注重统筹安排城乡空间布局,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和其他一切资源。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要求,创新城镇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方法,转变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效率,保证城镇安全、高效、和谐、有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