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民生不是简单的福利主义(2)

2017-03-19 01:05
导读:由上述分析可见,民生问题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意,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关注民生,关注民生也有赖于市场经济,因而关注民生并不是要否定市场经济,

  由上述分析可见,民生问题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意,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关注民生,关注民生也有赖于市场经济,因而关注民生并不是要否定市场经济,而是需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现在强调关注民生,就必须深化体制改革,消除一切有损于和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力争在2020年建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为关注民生提供制度和物质条件上的保障。从这一点上讲,深化体制改革就是关注民生,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就是关注民生,而且是从根本上关注民生。
  
  二、关注民生首先要扩大公共产品范围和实现公共产品享受均等化
  
  居民消费分为居民人个消费和居民公共消费,居民公共消费就是指居民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公共产品主要是指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关注民生虽然要对那些不能靠自身的努力而满足自己个人消费的弱势群体提供个人消费保障,而且对此不能有任何程度的忽视,但关注民生更多的是要考虑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消费的保障。也就是说,关注民生首先要重点关注为人们提供更大范围的公共产品服务。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这些公共产品的投资,让人们在这些公共产品的享受上不是依靠自己财力支付,而是要作为公共产品而最大限度地免费享受。例如,政府若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资,扩大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范围,就会使人们都能看得起病,解决看病难和看不起病的问题。同样,政府若加大对文化教育的投资,就会提高教育的公益性范围,从而使包括穷人在内的所有人的子女都能上得起学。由此可见,关注民生首先要扩大人们的公共产品消费的范围。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可以说,人们在公共产品享受上的免费程度,是评价民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人们在公共产品享受上的免费程度越高,就表明民生状况越好。同时,因为居民消费分为个人消费与公共产品消费两个部分,所以在社会消费支出上,居民个人消费和居民公共消费的支出比例,也是评价民生状况的重要指标,如果居民公共消费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那就表明民生状态很好。因此,扩大居民公共消费的范围和提高其公益性程度,是关注和完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不过,公共产品都是由政府投资的,所以扩大公共产品的范围和提高其公益性程度,有赖于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因而关注和完善民生需要财政体制的转型,也就是从过去那种以生产性经营投资为中心的生产性财政,转向以公共产品投资为重点的公共性财政。可见,关注民生需要有新体制。
  关注民生,不仅仅要扩大公共产品的范围和提高其免费程度,而且要实现公共产品消费上的均等化。所谓公共产品消费上的均等化,就是人们平等地享受公共产品。如果公共产品享受上实行的不是均等化原则,例如,在医疗卫生上,国家投入不足,看病费用很贵,而且又在医疗资源的享受上实行行政性的等级制,那么有人就看不起病,从而会影响民生。因此,公共产品消费上的均等化原则,是关注民生的重要原则。
  如何实现公共产品消费上的均等化原则?首先要消除各种体制障碍,例如,户籍制度使得民工的孩子不能在城里享受义务教育,农村人因为农民身份而不能享有同城里人一样的社会保障,等等。当然,公共产品享受的均等化原则的实现,也有赖于提高公共产品享受上的免费程度的提高,如果公共产品享受上的免费程度不提高,就会使穷人无法同富人同样地享受公共产品,从而就会有损于民生,但是公共产品的免费程度的提高,又有赖于社会财富的增长,如果社会财富没有那么多,我们就不可能大幅度地提高公共产品享受上的免费程度,从这点上讲,民生实际上有赖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没有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提供良好的民生条件。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将“蛋糕”做大了,人们才能都很好地享受“蛋糕”,所以对民生问题来说,“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必须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才能有效地促进民生。但是,财富的增长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人们较长时期的努力,所以在民生问题上,不能过于着急,更不能不顾国情的实际情况,而搞那些脱离国力的所谓民生,尤其是不能把关注民生变成搞福利主义,这对民生不仅没有好处,反而更有坏处。民生必须根植于经济发展之中。因此,为了推动民生,我们必须继续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力的高效发展。
上一篇:我国国有经济合理布局的原则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