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与公共财政政策:人力资本投资差异的(2)
2017-03-31 01:05
导读:假设第j代个体i在第一生命期的人力资本投资K ij 可以在第二生命期带来预期收入I ij =(1 r ij )K ij ,其中,r ij 代表第j代个体i的人力资本投资预期收益率。
假设第j代个体i在第一生命期的人力资本投资K
ij可以在第二生命期带来预期收入I
ij=(1 r
ij)K
ij,其中,r
ij代表第j代个体i的人力资本投资预期收益率。如果第j代个体i的时间偏好,即效用贴现率,为R
ij,那么随着人力资本投资量的增加,预期收入将增加,预期收入的单位增加所带来的效用水平增加量的现值将逐渐减少(证明过程见附录1):
也就是说,随着人力资本投资量的增加,经济个体的预期收入不断增加,从而其第二生命期的预期消费量增加,这使得预期消费边际效用的现值降低,所以人力资本投资的单位增加所带来的第二生命期效用增加量的现值将逐渐减小。第二生命期效用增加量的现值就是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因此人力资本投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根据以上分析,由于不同个体的人力资本生产能力、预期收益率和贴现率不同,他们的人力资本投资需求曲线也就不同。假设社会中只存在三个个体,他们分别代表了具有不同人力资本投资需求曲线的三类人群,如图1所示,这三个个体的人力资本投资需求曲线分别为D
1、D
2和D
3。同时,假设三个个体在各代之间不存在人口变动,每个个体只有一个后代。
(四)人力资本投资差异的形成与演变
根据假设,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收入和效用函数都相同,那么他们的人力资本投资供给曲线也就相同。在图1中,第一代三个个体的人力资本投资供给曲线同为S0。这样,不同的人力资本投资需求曲线决定了不同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不同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形成了不同的收入,不同的收入又促进了人力资本投资差异的扩大,由此形成了一个循环。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在图1中,D
1、D
2和D
3是第一代三个个体的人力资本投资需求曲线,他们与统一的人力资本投资供给曲线S
0相交,决定了三个不同的人力资本投资额:K
11、K
21和K
31。这样,不同的人力资本投资额会使这三个个体获得三个不同的收入:I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