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外资并购、经济型垄断与治理(2)

2017-04-04 01:00
导读:2 外资并购消极影响的研究 然而,外资并购如同一把双刃剑,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消极影响。焦豪和胡浩对外资在华并购中独资倾向的分析表明

  
  2 外资并购消极影响的研究
  然而,外资并购如同一把双刃剑,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消极影响。焦豪和胡浩对外资在华并购中独资倾向的分析表明,独资会带来排挤民族产业、造成金融风险甚至威胁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这些问题都源于外资并购带来的垄断问题。一旦形成垄断,会造成排挤国内企业、扭曲市场机制、降低市场机制的有效性等危害。基于外资并购的消极影响,理论界提出中国需要尽快出台反垄断法,建立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外资并购法律体系。我国一批具有竞争优势和成长力的行业领航企业陆续被并购,引起大量学者的关注,并认为这种并购行为对我国产业发展和经济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因而,我国企业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外资企业的恶意并购。随着外资并购行为的逐步展开,理论界对外资并购的认识也从起初的“盲目”乐观,逐渐回归到理性的视角,外资并购的消极影响也开始得到认识。
  
  3 国际经验借鉴方面的研究
  国际经验方面的研究文献也相对较少,特别是外资并购反垄断方面的文献。针对美国的外资并购的反垄断政策的分析,王银凤和刘和平指出,美国对外资并购主要实行国民待遇原则,但在反托拉斯法上,为避免过度管辖,对外资并购申报规定了四种豁免;在国家安全法上,要求外资并购接受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安全检查;在产业政策法上,要求接受双重审查。唐绪兵、罗安国和钟叶姣分析研究了西方三个最具代表性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美国、德国和日本)外资并购规制的经验,并立足我国国情提出了加强我国外资并购规制的系列措施。无疑,这些研究都集中在对发达国家外资并购规制的分析上,发达国家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以及政府与企业应对外资并购行为的游刃有余都是我国无法比拟的。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背景使我国外资企业并购行为变得更加复杂,这也为我国构建外资并购治理体系提出了巨大挑战。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除此之外,也有少量学者开始关注外资并购的动机。宣烨研究表明,跨国企业在华并购由当初主要为获取本地化知识资源、快速进入中国市场,转变为获取国内大中型企业的品牌、营销网络、特许经营权等特质资源,谋求对国内市场的主导权和控制权。伍红的研究也证实,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经历了追求一般资源、市场份额到追求效率和利润的发展阶段后,更具针对性和战略性,从而呈现出实现以在华控制权为目的,大举提高在华并购的特征。
  从上述相关文献可以看出,理论界已经开始关注外资并购这一重大的现实问题。特别是最近两年,理论已将目光转向外资并购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不是过多地强调外资并购的积极影响。但如何在降低行政型垄断的过程中避免外资并购形成的经济型垄断,国家、产业以及企业层面应如何互动并设计相应的防范治理措施,上述文献没有对这一系列问题给出回答。   三、反垄断中几个关键问题与垄断治理体系的构建
  
  1 外资并购反垄断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在关于外资并购是“馅饼”还是“陷阱”的争论过程中,可喜的是我国政府开始谨慎对待行业领航企业的外资并购。凯雷收购“中国第一制造”徐工机械的并购方案的波折就是一个证明,表明我国政府正开始基于宏观的经济安全对外资并购行为做出理性的判断。以下几个方面问题有待我们深入思考:
  第一,外资并购的动因分析。西方经典并购动因理论,例如效率差异论、价值低估理论、代理问题理论、管理主义理论、管理者自大说、市场力量理论等对并购行为做了科学解释。但在中国能否直接利用上述理论来分析外资并购行业领航企业的行为?什么因素造成了外资并购行为的成功或失败?这些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思考。深入分析并购对象的选择、并购路径以及并购方式等内生性因素和诸如政府、行业协会、被并购企业的竞争对手以及产业环境等外生性因素对并购行为的影响,同时分析内生性因素和外生性因素的互动机理,建立外资并购动因理论模型,这是构建相关治理体系的第一个关键问题。
上一篇:买壳上市案例实证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