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特点和趋势
2017-04-10 01:17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我国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特点和趋势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制造业空间集中度明显提高;在主要集中分布于东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制造业空间集中度明显提高;在主要集中分布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同时,制造业北移的趋势有所加强;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中部缺乏具有明显优势的制造业;空间分布趋于分散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基础性产业以及汽车、医药、烟酒等制造业领域;地区间经济联系不断增强,区域合作关系日益紧密,范围不断扩大,政府主导的跨区域规划成为推动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动力。关键词:区域分工,区域合作,空间集中度,优势行业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程度既能反映各地区资源和产业优势及其变化,也是市场化进程的重要体现。本报告主要考察了我国近年来制造业和基础性产业的省际分布及其变化,并总结归纳了区域合作中的一些新的进展、特点和趋势。ヒ弧⑽夜制造业中绝大部分行业的空间集中度在持续提高,制造业总体上呈现“高产业聚集”状况ブ圃煲档目占浼中度变化集中体现了产业在各地区之间的分工和转移趋势。如表1所示,我国20个制造行业2003年的平均空间集中度(行业空间集中度或行业空间基尼系数能够反映某一产业以省(市、自治区)为单元的空间分布集中状况。计算方法为:┦街校篿、k分别为地区i、行业k,为i地区k行业的总产值,为i地区k行业的总产值占全国该行业总产值的比重,并按从低到高顺序排列,n是省份数量。)(也叫行业空间基尼系数,反映的是各行业的生产力——工业总产值在31个省区的分布状况)为0.597,总体上呈现出“高制造业聚集”的状况。其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0.801)、化学纤维制造业(0.782)、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0.763)、纺织业(0.73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0.724)和金属制品业(0.722)等为高度集中的产业,其空间集中度都在0.7以上。集中度低于0.5的行业数量较少,分别为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439)和医药制造业(0.463)。从变化过程来看,如图1所示,自1999年以来,制造业中绝大部分行业的空间集中度在持续提高,20个行业的空间集中度近5年来平均提高3.32%,其中提高幅度超过10%的行业分别是造纸及纸制品业(10.2%)和化学纤维制造业(10.1%),超过5%的行业分别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8.3%)、食品加工业(6.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6.3%)和金属制品业(5.2%)。同时,有4个行业的集中度是下降的。其中下降最为显著的2个行业分别是专用设备制造业(-7.1%)和烟草加工业(-6.3%)。另外,食品制造业(-1.3%)和石油加工及炼焦业(-0.9%)也有所降低。上述情况总体上反映出目前基于市场竞争和规模经济之上的专业化分工程度在不断提高,但部分行业(除对原材料产地高度依赖的部分行业外,汽车、医药、烟酒等较为明显)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管理体制的影响造成的生产力布局分散依然存在。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