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社会福利改革中的政府角色(3)
2017-04-16 01:04
导读:四、社会福利社会办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政府在福利制度中的定位与角色,我国近年来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改革趋势,由此解决政府责任过于集中,财
四、社会福利社会办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政府在福利制度中的定位与角色,我国近年来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改革趋势,由此解决政府责任过于集中,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 社会福利社会化是指从原来政府包办一切社会福利转为只承担部分职能,提倡和鼓励社会办福利。其内容包括服务对象的社会化,资金来源的社会化,管理的社会化,服务设施的社会化,服务队伍的社会化。它表明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职能和角色的转变。 社会福利社会办中的“社会”,显得有些空泛,似乎没有明确究竟哪些力量可以担此重任。其实从实践来看,它主要指的政府以外的企事业单位、社团、社区等一些具体的社会组织。这里着重强调的是非政府组织和群众性社会服务团体等一些非营利性组织在其中的作用。非营利性组织在公共经济学上被称为继政府、企业(营利组织)之后的“第三部门”,它是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创新。 社会福利社会办的关键就是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和壮大。因为如果非营利组织发育不健全,不能很好地承担社会福利服务提供者的责任,那么离开政府投入社会怀抱的社会福利将失去支撑,处于濒临死亡的境地。目前我国很多非营利组织发展还很不充分,多数仍隶属于政府,要独立发挥作用,真正成为社会福利领域的主力军,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加快第三部门的发展是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过程中一个迫切的任务。政府必须首先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鼓励第三部门加快发展。如扶持民办福利事业,对民办福利设施给予政策优惠和适当的财政投入;鼓励社会公益事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使之成为主要的、社会化的福利实施机构;推进社区服务,通过社区服务中心提供各种免费或低费服务等。 综上所述,社会福利社会办的含义就是在政府发挥主导功能,承担主体责任的同时,将某些营利性的、能够按市场规律运作的服务交给企业办,在社会福利管理中引入市场经营原则和相应的利润导向、价格调节、成本控制等观念,实行市场化的运作,提高社会福利的供给效率;将另一些非营利性的服务更多地交给第三部门去办。要调动企业、非营利组织、社区、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形成政府、企业、个人、第三部门共同分担的机制。这是社会福利社会化和政府角色转变的关键所在。 总之,我国福利制度改革中政府角色需要重新定位,明确职能,分清责任。这里只作一个初步的讨论,还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探索和学者们的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