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我国社会福利改革中的政府角色

2017-04-16 01:04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论我国社会福利改革中的政府角色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我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福利思想的一次历史性的科学总结。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中我们可以知道,福利制度是把双刃剑,科学的福利模式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不合理的福利模式会对经济及社会产生消极影响,而福利模式的核心就是政府在其中的定位及作用机制。本文深入探讨了我国政府在福利制度改革中的定位和具体职责,分析了政府和市场应扮演的不同角色,同时对社会福利的多元化、社会化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福利,政府角色,社会福利社会化  提起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不同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会给出很多不同的定义和理解,我国学术界通常把社会福利归为社会保障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并列为社会保障的一部分,也就是民政部门管辖的专为弱者提供的带有福利性质的社会服务与保障。其实这只是社会福利的狭义理解。而国际通行的对社会福利的认识则多从广义出发,指国家和社会为实现“社会福利状态”所做的各种制度安排。在我国一些书籍文件中也能找到类似解释,如我国权威的社会福利黄皮书中的定义:“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了增进与完善成员的社会生活而实施的一种社会制度,旨在通过提供资金和服务,保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水平并尽可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本文所指的就是后者。  福利制度是从西方国家起源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抚平战争创伤,普遍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建成了所谓的“福利国家”。这种福利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充分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日益庞杂的福利体系也使西方各国政府普遍感到负担沉重,其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失业危机、财政危机、老龄危机、社会危机、观念危机、制度危机和政治危机等。因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对福利制度的改革,将某些福利计划实行社会化,由原来的国家负责改为社会负责。  一、我国福利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中国福利思想的一次历史性的科学总结。和谐社会的内涵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人的内在精神的和谐、社会内部环境的和谐、国家外部环境的和谐等。其中,每个社会成员能够在满足基本生活要求的基础上,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睦相处是最重要的标志。而福利制度正是这样一个以效率、公平、发展为核心议题,追求在经济发展、效率提升的基础上,又能维护社会公正和整体均衡的制度选择与安排。国际先进经验和中国改革实践都证明了:经济协调发展,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是中国社会全面进步与国富民安的最佳途径。因此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现状密切相关的。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以每年超过8%的速度快速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体制建设进入攻坚阶段,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和复杂。特别是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改制,不可避免地出现结构性失业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已成为一个引起多方警惕的主要社会矛盾。一方面,不协调的社会现状需要社会福利来协调,经济转型需要新型的社会福利制度与之配套;另一方面,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农村人口转移问题,亿万国民对社会福利的需求又显著增加,需要通过社会福利的相关措施来缓解。我国福利制度改革面临巨大挑战。  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中可以知道,福利制度是把双刃剑,科学的福利模式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是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不合理的福利模式会对经济及社会产生消极影响。而福利模式的核心就是政府在其中的定位及作用机制,也就是政府在多大程度上介入社会福利及提供什么样的制度水平。从历史上看,各国政府在各自国家的社会福利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发展水平、现实条件、价值取向的不同,它们的作用机制也不同,有的扮演次要角色,采取剩余型(补救型)福利模式,有的扮演主要角色,采取制度型(机制型)福利模式。有的提供较高的福利水平,采取普遍型(全民型)福利模式,有的只负责最困难人群,采取选择型(定向型)福利模式。正如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中所说:“政府怎样才能以更有效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社会目标,政府必须在几种行动方案中作出选择。它可以直接做某些事,也可以为私人部门做某些事提供动力,还可以命令私人部门做某些事,或者采取包括这三种方式的某种混合方式。”因此研究政府在我国福利制度中的地位与角色成为研究福利模式的关键问题,而我国在这方面恰恰非常薄弱,尤其是经济转型与福利制度改革过程中,政府应扮演什么角色、起什么作用,一直以来都很模糊。 
上一篇:我国公共产品的市场化供给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