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现代物流对武汉经济圈的支柱作用(2)
2017-05-08 01:19
导读:武汉经济圈重点发展三大产业群(带):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推进光电子信息、钢材制造及新材料、 生物工程 和新医药、环保等产业群,
武汉经济圈重点发展三大产业群(带):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推进光电子信息、钢材制造及新材料、
生物工程和新医药、环保等产业群,建设黄石、鄂州、黄冈、咸宁市产业带;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推进汽车制造、IT设备、精细化工、轻工食品、出口加工等产业群,建设仙桃、潜江、天门市产业聚集带;以武汉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为龙头,推进汽车零配件、食品工业、农产品及加工、磷化工等产业群,建设孝感市产业带。这三个具有鲜明区域经济优势和特色的产业群(带)的形成,将对武汉经济圈发展现代物流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促进武汉经济圈的建设发展,在经济圈内首先推进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保证经济圈现代物流网络系统的畅通。几年以后,从武汉市城区任一地点,半小时可以到达连结圈内城市间的外环高速公路,武汉轻轨将直达圈内八个城市,圈内电话将实现同一区号;在经济圈内还将实现金融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武汉经济圈的经济增长幅度将高于湖北省平均增幅2-3个百分点,GDP年平均增长将达到12%以上,到2010年圈内GDP和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重将提高到70%左右。在现代物流的促进和支撑下这三个具有鲜明区域优势和特色的产业群(带)的发展必将推动武汉经济圈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武汉经济圈的发展,也必将对湖北省、中部地区经济崛起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
现代物流促进武汉经济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武汉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武汉和圈内其它八个城市分布在长江、汉水流域的江汉平原、鄂东和鄂东南丘陵地带,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江、河、湖泊水资源,适合农、水、禽产品的生长和
养殖,这里是我国重要的粮、油、
水产、禽类和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担负着本地区、全国和出口的供应任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何因地制宜搞好具有地方特色产品的生产,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的收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制约经济圈农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是:农、水、禽产品流通的市场化、组织化的水平较低。加强农、水、禽产品流通组织建设,不断进行流通组织的创新,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农、水、禽产品流通组织体制,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现代化的流通体制对于确保农、水、禽产品安全、便捷、高效地进入消费领域;多层次、全方位提升质量、提高价值;减少流通环节、加快流通速度,降低流通成本;引导农、水、禽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农、水、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水、禽产品的消费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消费者不但要求农、水、禽产品新鲜、卫生、安全、营养,而且还要求品种多样化、配送及时迅速,由此对农、水、禽产品的流通方式、物流技术、物流服务的综合能力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为适应农、水、禽产品流通的发展,出现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流通新格局,初步建立起了绿色农、水、禽产品产销体系和一批大型、规范化的农、水、禽产品批发市场和超级市场的流通网络。
随着消费者对农、水、禽产品的消费需求从单纯追求数量、品种的物质消费上升到追求数量、质量和品牌的精神消费。无公害、无污染果、蔬、鱼、肉等生鲜“绿色”食品将作为新的饮食观念日益为人们所接受。“绿色”食品以其无污染、优质、营养为标准,以全程质量控制为保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流通部门应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加快市场升级,培育并形成现代化程度较高、综合性、多功能、辐射能力较强的大型农、水、禽产品流动中心。农、水、禽产品流动中心与生产基地、农户或其他中介组织的联结,形成农、水、禽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储存保鲜、销售、配送和提供市场信息一体化的流通模式。这种新的流通模式的建立必将对农、水、禽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整个“产业链”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对物流业的综合服务功能提出新的要求,也是现代物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三农问题”,服务于区域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严峻课题和难得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