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经济模式的差异及其启示
2017-05-07 01:07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美欧经济模式的差异及其启示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内容提要]美欧两种模
[内容提要]美欧两种模式在资本占有形式、经济运行机制、收入分配政策、贫富差距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出现差异的原因是:欧洲工人阶级力量强大,美国工人阶级力量薄弱;欧洲社会民主党长期执政,体制内变革成效显著,美国右翼势力强大,社会民主党没有作为;欧洲受民主社会主义影响较深,美国受新自由主义影响深重。两种模式的差异表明:当代资本主义具有双重发展趋向,欧洲资本主义出现了部分质变,具有比较明显的历史过渡性质。
[关键词]美国模式,欧洲模式,新社会因素,部分质变
在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分化出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或称西欧模式)。两种模式的差异日益凸显深入分析美欧模式的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可能会使人们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新的重要认识。
美欧模式的差异
美国与西欧诸国同属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着共同的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和价值观,有着相同的宗教信仰和相近的文化背景,自然也有着当代资本主义的共同特征。但如果将研究视角深入到微观层面便会发现:战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同西欧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差异日益凸显。
1.美国恪守单一私人占有制的传统模式,欧洲则显露出“混合经济”模式的特征
为适应生产力社会化的发展状况,欧洲各同在战后都不同程度地推行了国有化和合作制经济。国有经济在欧洲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法、德等欧洲各国曾搞起过私有化运动,但这并未从根本上动摇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目前,英、法、德等国国有经济约占国民经济的12%左右,奥、意等国约占20%—25%。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合作制经济的广泛发展是欧洲各国的又一亮点: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末参加合作社的人数占人口的比重:法国是50%,德国25%,意大利8.1%。合作社经济的产值在GNP中的比重:丹麦为24%,法国与荷兰为10%。
国有经济与合作制经济的大规模存在,改变了单一私人占有制的经济模式,推动了私有制为基础、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经济”模式的形成。
为了适应生产力社会化的客观要求,美国在资本占有形式上也进行了调整。有所不同的是,美国的调整是坚守单一私人占有制经济模式基础上的调整。由于对单一私人占有制模式的偏执,美国的国有经济极少,即使国民经济命脉行业也都是私人占有制的天下。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01年发达国家国有企业的产值占CDP的比重平均在12%左右。其中,意大利为18%、法国为15%、英国为14%、德国为12%、瑞典为8%,而美国仅有1%。1998年,国有企业雇用人员占雇用劳动力总数的比例:法国为5.94%、德国为5.52%、瑞典为6.79%,美国只有1.40%。美欧之间的差异可见一斑。
2.美国奉行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与法国的计划调节和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有较大差异
美国是一个有着长期自由主义传统的国家,经济运行中的自由主义特点甚为明显。因此,“美国政府很少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采取直接干预的行动”。一些必要的干预行动,也以不破坏经济活动自由化为限。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更迷信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
欧洲各国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程度要大于美国。战后,法国开始对国民经济实施计划调节。前总统戴高乐曾指出:“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从1946年至今,法国总共推行了11个五年计划,其计划总署至今保持着70多名专业人员,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可想而知。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德国推行的“社会市场经济”既是市场自由原则同社会公正原则的结合,又是自由竞争与国家调节的结合。因而,德国拒绝“自由经济”模式,让政府成为经济活动的积极调控者,坚持由国家担负起影响整个经济运行框架和经济活动秩序的重任。
3.美国坚持向富人倾斜的收入分配政策,欧洲则坚持收入分配均等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