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国际技术外溢与产业结构的关系(2)

2017-05-31 01:02
导读:另外,上述七项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为避免由于量纲的差异而影响评价的客观性,采用 统计学 中百分制功效系数法将指标换算成无量纲变量,换算公式

  
  另外,上述七项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为避免由于量纲的差异而影响评价的客观性,采用统计学中百分制功效系数法将指标换算成无量纲变量,换算公式为:
     以上两式中Vij为第j项指标(j=1,……,7)第i个样本值(i=1,2,……,n)的原始值,V *ij为第j项指标第i个样本值的换算值,Vj为第j项指标所有样本值的平均值,Vj max和Vj min分别为第j项指标样本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本文关于产业结构量化指标的确定是采用AHP方法对上述七项指标进行加权,得到最终的我国产业结构的年度评价值ST如表1。
  
  国际技术外溢与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运用我国经济自1985年以来的有关统计数据,我们用IS表示国际技术外溢,用“进口大型机械及运输设备额”、“出口大型机械及运输设备额”和FDI中用于研发费用的合计表示(数据来自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及1990-2003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我们首先对IS和表1中的数据做回归分析(采用SPSS软件包),回归结果如下:   ST =49.338 0.018IS   (4)
   43.743)(12.693)
  R2=0.936 F=161.120 D.W.=0.650   回归结果表明国际技术外溢与产业结构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但这种相关性是否真实反映了现实,我们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采用Eviews软件包)。结果如表2所示。  结果表明,国际技术外溢不是产业结构改善的原因。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技术引进并未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为了更细一步的验证我们的结论,我们对国际技术外溢的三种主要渠道,即进口,出口,FDI分别对ST再进行因果分析,我们用ISI、ISE、ISF分别表示进口、出口和FDI的技术外溢效应,结果如表3、表4、表5所示。  我们从细分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发现:国际技术外溢总体上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无因果关系,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上,但FDI却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因之一。
  
  如何利用国际技术外溢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一)我国对外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与产业结构关系   从我国现实看,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主要特征是: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虽有大幅提高,但绝大多数属于技术含量少、加工层次低的产品,出口商品结构转换慢于生产结构转换。这使得我国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明显落后于我国现有生产结构,出口商品结构没有起到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中那种带动生产结构高级化的作用。其次,长期以来,我国只将进口看成是弥补本国短缺的手段,只是着眼于使用价值的获得,没有看到价值及其实现过程会带动一国工业的发展,对进口产品结构仍缺乏战略性指导。  我们应提高对外贸作用的认识,制订正确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从出口方面看,应把企业的出口技术增长率作为评价企业经营成果的指标之一。一来可以转变企业家的经营观念,使他们能从全球出发来安排生产和经营,而不是只着眼于国内市场,进而跟上世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步伐;二是促使企业家在注重出口数量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产品质量和市场营销,以实现出口商品的高品质高技术;从进口方面看,必须统筹安排进口计划。一方面,对某些国内生产能力放空的进口替代产业实施有效技术保护,控制大量进口该类产品,另一方面,对我国技术还无法达到的高科技大型设备可适当放宽进口口径,从而实现进口溢出效应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  (二)我国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与产业结构关系   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经济增长往往存在着三个缺口,即资金、技术和出口创汇能力。而FDI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媒介,恰恰具备投资和融资、技术外溢和商品贸易三大功能。利用FDI的资本、技术和贸易来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已成为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之道。  FDI的技术外溢效应是技术转移的一种非自愿形式。从产业带动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来看,FDI技术外溢对我国产业结构的改善显然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外商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项目,大多数进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正在大力发展的产业,对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带动作用。当地企业可以在对外开放中了解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并通过模仿当地跨国公司使用的某些技术来提高本企业的技术水平。此外,研究表明,劳动力质量的改进也就是人力资本的提高越来越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引擎,FDI在这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为中国雇员提供培训是跨国公司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雇员培训不仅提高了本企业员工的素质,还为国内企业培训员工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现成方式及教材。因此应该加强FDI技术外溢的产业导向,我国目前三次产业结构偏差的主要表现是工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比重太低,产业结构内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结构的升级缓慢,因此今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大力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工业结构的升级。
上一篇:企业技术创新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驱动因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