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国的能源短缺
2017-08-01 01:03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刍议中国的能源短缺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 能源是的基础,
摘 要 能源是的基础,能源是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的问题。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能源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能源短缺的问题随之产生。结合统计的,具体分析了造成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关解决建议。
关键词 国内生产总值 生产 进出口额 能源短缺 结构调整
就在1998年,的广大地区还在为大量的煤和电卖不出去而发愁,短短的6年后,中国能源供需普遍紧张的就到来了,油、电、煤“三荒”同时发生,敲响了中国能源供需的警钟。1997年,我国的能源消费量达到一个高峰期,此后情势趋缓。而2001~2003年,我国的能源消费量急速增长,2004年,情况更为严重了。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能源作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稀缺性。由于新能源的开发和生产需要巨大的投入和较长的周期,其替代品较少,因此能源的供给在一段时间内比较稳定;而能源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人们对其需求有增无减,需求的增加将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造成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根据,为了保证GDP年均增长7%以上,我国面临能源供应保持每年递增4 %左右的压力。到2050年,能源年消耗量将达到标煤38亿t (相当于2000年的3倍),成为世界第一能耗大国。如果我们不能解决能源发展的问题,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将受到能源短缺带来的价格波动的,这势必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增长。
对于能源的短缺问题,有许多人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附属品”,但实际情况真的那么简单吗?下面我们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1 从需求方面进行分析
1.1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阶段对能源的依赖性
(1)近几年工业发展情况表明,中国工业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即重工业化阶段。2002年,景气指数居前的机械、汽车、钢铁等重工业化行业快速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重工业单位增加值的能耗明显高于轻纺工业,这是近年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明显提高的重要因素。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内,人口向城市的大量转移。城镇人口平均年消耗能源为农村的3.5倍,如果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 就意味着将增加
1 300万城市人口,能源供应也需相应增加。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费进入新的结构升级阶段,如每千人拥有汽车数量提高、家用电器拥有率提高等,都使人均能耗呈增长趋势。
(3)从
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来看,中国正成为世界制造基地之一。由于进出口结构不同,单位进口价值与单位出口价值的能源消耗不同,形成了国际间能源需求的转移。随着进出口量的增加,在国际贸易中能源需求向中国转移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
1.2 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对能源的浪费
回顾20年的发展,我国仍然采取的是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扩张和外延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2001年,全国能耗费用支出达12 500亿元,占GDP的13.5 %,而同期美国只占7 %。中国11个高能耗产业的33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6 %左右,这些部门每年多耗能约2.3亿t标煤。此外,中国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GDP的3%~7%。这样的发展方式必然造成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上升,同时也产生大量的环境污染,从另一个方面减少了我国可利用的资源的数量,造成资源供给的严重不足。
1.3 能源的使用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浪费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的国家,能源的消费远远偏离当前世界以油气燃料为主的基本趋势。我国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构成为煤炭占73.5%,原油占18.6%,天然气占2.2%,水电占5.7%。煤炭高效、洁净利用的难度远比油、气燃料大得多。而且我国大量的煤炭是直接燃烧使用,用于工业锅炉、窑炉和采暖的煤炭占47.3 %,用于发电或热电联产的煤炭只有38.1 %,而美国为89.5%。此外,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也不合理,电力占终端能源的比重明显偏低,国家电气化程度不高。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 从供给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