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框架方法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运用
2017-08-05 05:33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逻辑框架方法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运用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内容摘要: 逻辑框架方
内容摘要: 逻辑框架方法(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简称LFA)是运用于项目设计、计划、评价和决策的一种工具。它利用逻辑框架矩阵表汇总项目实施活动的全部要素,把项目划分为四个相互联系的目标层次,并利用逻辑框架中的“垂直逻辑”和“水平逻辑”关系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与决策。 关键词:LFA 目标层次 验证指标 验证方法 重要假设
逻辑框架法(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简称LFA)是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开发并运用的一种项目设计、计划和评价工具,目前有2/3的国际组织把它作为援助项目的计划、管理和评价方法。在项目投资决策中使用LFA,把项目投资目标划分为宏观目标(Goal),具体目标(Objectives),产出效果(Outputs)和具体的投入活动(Input and activities)四个层次,辅之系统、规范的
评价指标与验证方法体系,将项目的分析评价结果形成一个逻辑框架矩阵表(如表1),能够确保决策的科学有效。
LFA目标层次
逻辑框架汇总了项目实施活动的全部要素,并把项目划分为四个相互联系的目标层次,包括宏观目标、项目具体目标、项目产出效果目标和项目投入活动目标四个目标层次。
(一)宏观目标
宏观目标是宏观规划、政策和方针所指向的目标。它超越项目的范畴,是关于国家、地区、部门或投资组织的整体目标。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可以把我国所有项目的宏观目标定性为“构建和谐社会”。但是,由于项目的背景、建设条件、影响范围等因素各不相同,宏观层次目标又可以有多种具体的表达方式,如促进城市化进程,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摆脱贫困状况,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改善生产力布局等。宏观目标通常由国家或行业部门、地区选择确定。如果项目实施的影响面涉及全国,则由国家统一确定,如西部开发战略性项目的宏观目标,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战略项目的宏观目标等,如果项目实施的影响面主要涉及行业部门或地区,则由行业部门或地区确定,如构建厦门市海湾型城市发展战略项目的宏观目标由厦门市具体确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项目的宏观目标由福建省等研究确定,促进行业技术升级换代的项目,其宏观目标由各行业论证确定。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宏观目标构成项目逻辑框架的最上层次,是项目具体目标选择的约束条件。
(二)具体目标
项目具体目标也称项目的直接目标,是项目所要达到的直接效果,即项目为目标受益群体带来的效果,如一个以摆脱贫困为宏观目标的项目,其直接目标可以体现为通过项目建设使多少人口摆脱贫困状况,一个以推进地区城市化进程为宏观目标的项目其具体目标可以表述为通过项目建设使多少农民转为市民,一个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宏观目标的项目,其直接目标可以是通过该项目的建设使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等,它是达到宏观目标的子目标之一,也是该项目投资者希望达到的目标,是用以评价某一项目最后取得成功的判断依据。这个层次的目标由项目的实施机构和独立的评价机构选择确定,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外部环境和项目自身的因素。项目规划的使命就是要努力保证项目直接目标的实现,它为宏观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和保障。
(三)产出效果目标
项目产出效果目标是实现项目直接目标必须达到的结果,即项目的建设内容或具体的产出物,如港口、铁路、供电设施、学校、医院、钢材、木材、水泥等等。项目产出效果目标是确保项目直接目标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例如一个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某地区城市化进程为宏观目标,以使5万农民转为城市居民为直接目标的建设项目的产出效果目标,应该具备使宏观和具体目标顺利实现的合适、必要和足够的产出效果,这可能包括一个一揽子的建设内容,具体的产出物可能包括:按城市建设规划要求建设一个或多个住宅小区,安置失地农民并避免出现“城中村”;配合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一个或多个劳动密集型工厂或发展
就业弹性大的服务业,解决转为市民的农民就业问题;相关配套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对转为市民的农民进行
培训,使其掌握相应的生产技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