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思考
2017-08-05 05:32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对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思考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进入新的世纪以
摘 要:进入新的世纪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在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和现有外汇管理体制的推动下呈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在短期内由迅速逼近到超越日本。快速的增长只是一个表面信号。我们应该透过现象分析思考其内在原因、影向和对策。 关键词:外汇储备;国际收支;汇率制度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回顾
在1978年以前,我国尚未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国家的对外贸易量较小,加上当时对资本进入的严格控制,外汇储备微不足道,这段时期我国的外汇储备一直由国家外汇库存和中国银行外汇结存两部分组成。事实上,二者性质完全不同,前者是国家债权,后者是银行债务,国家不能无条件动用。我国从1992年起起用新的外汇储备统计口径。1994年,我国实行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等相关改革后,外汇储备进入平稳的快速增长阶段,如表中所示,从94年到97年每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9.42%。98年以后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储备增长明显减弱,从98年到2000年每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5.78%。2000年后,我国逐渐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解放出来,并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此后,外汇储备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以平均每年37.67%的速度增长,在2005年底时已达8,189亿美元。
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
我国外汇储备从2000年的1,655.74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6月末的9,411亿美元再度刷新了中国外汇储备额的历史新高。有关数据显示,日本外汇储备到2006年8月底仍在8,719亿美元以上,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而且与临国日本之间的数额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一)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
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资源。改革开放20余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经济总量持续稳定增长。在绝对数额大幅度增长的同时,进出口额从原来的世界第32位,跃居为现在的第3位,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资源,外汇储备迅速┰龀ぁ*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资本项目顺差的快速增长与预期的作用
一方面,外国直接投资增长迅猛,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所作的制度变革和进一步对外开放使我国经济运行日益与国际接轨,从而吸引了众多的外资企业进入我国,这些公司的进入既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引起了我国资本项目的大量顺差。在1992—1998年间,FDI累计总量已占GDP的25%,2002年我国吸引的FDI为527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吸引外商投资的经济体。资本项目的持续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重要基础。经常转移一直顺差并逐年提高,显示出外国政府和居民对我国的无偿转移不仅是净流入,而且快速增加。
另一方面,特别是自2003年,国外提出“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美、日等国要求人民币重估升值的压力增大,国际金融市场对人民币升值产生强烈预期,大批国际投机资本涌入中国以图“套利”。受此影响,我国境内机构和个人也把滞留在境外的外汇通过各种渠道调回国内。其主要表现是对外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所形成的外汇储备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明显下降,而国际投资资本流入和“国内热钱”所占的比重逐渐上升。净误差和遗漏项由负转正也可以说明问题。当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记录的外汇净流入量大于国际储备增加量时,表示由于经济活动本应发生的外汇流入没有实现,而是流出或滞留在外,实际上是资本外逃。反之,这一项是正时是资本流入,只不过是没有进入统计记录而已。从2002年开始,这一项发生逆转,由负变正。也即资本内流。由1999年的流出165.8亿美元到2002年流人77.9亿美元,相差200多亿美元。几项合计,流动性资本流入使外汇储备增加1,100多亿美元。在2004年,经常项目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共形成1,211.1亿美元的储备,仅占当年外汇储备的54.2%,而国外投机性资本所占比例上升到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