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发展的新趋势、深远影(4)

2017-08-06 02:37
导读:三、面对国外跨国公司投资发展新趋势应采取的对策 (一)给予国内企业与国外跨国公司同等政策待遇 国内企业包括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应该得到同等
  三、面对国外跨国公司投资发展新趋势应采取的对策  (一)给予国内企业与国外跨国公司同等政策待遇  国内企业包括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应该得到同等政策待遇。在行业开放方面,允许跨国公司进入的,也应该允许国内企业进入,不管它是私有企业,还是公有企业。在优惠待遇方面,只要符合国家产业发展需要,对用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要分内资外资,达到规定要求的都能享受。如果因为政策规定的偏外性,使国外跨国公司非因其优势能够进入市场,而国内企业因为是本土企业的原因而不能进入市场,那么这种政策的负面是极大的。首先会引起社会质疑政策的误导性,其次会引发社会心理病态,其三会导致资源的扭曲配置。世界投资报告(2003)在中国对待FDI的政策时指出,自开放以来,虽然中国还没有完全放松政府控制,对联合投机需求实施征税、在某些领域对FDI施以限制,但相对于国内企业而言,更偏爱FDI,特别是给出口导向型的FDI以较多的好处。政府的偏爱政策在吸引FDI的同时,也使得国内企业的资金流入香港,再反过来投资于中国大陆,以达到规避制度的限制或者得到给予外国投资者的优惠待遇。中国的情况表明,与外源、管制和当地投入等相联系的国内市场不完善,导致在中国投资的跨国公司的生产活动已经“过度国际化”。这个事实说明,中国给予FDI的优惠政策对国内资本的需求而言存在着较大的负面作用和影响。  (二)打破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垄断格局  1.针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垄断地位加强的趋势,要通过反垄断立法,对居于垄断地位的跨国公司进行监管。当然,对中国本土的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也要通过反垄断法施以监管。反垄断法的目标在于规制各种有碍公平竞争的垄断行为,如限制垄断企业实施垄断价格策略等。  2.要通过多种途径,在技术层面上突破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垄断。,就是要通过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加快培育与发展自主品牌,掌握产业主动权,减少或者摆脱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  首先,确立以自主品牌为目标的产业发展路线。多年来,我国的产业发展路线是,不重视组织自主的技术开发,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时也是片面依赖外资企业直接投资所带来的转移,忽视自主购买国外技术,更忽视进一步的消化、吸收和进一步发展。这导致了中国许多行业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现在中国电脑、通信器材、制药、石油化工、发电设备、汽车等行业中,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高、规模大的企业半数以上是跨国公司。高技术产业被跨国公司垄断并且垄断趋势不断增强,这是中国丧失技术进步动力的前兆。如果不赶快扭转这种趋势,其后患无穷。  其次,有效发挥政府的最基本的职能作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政府在减轻中国经济发展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方面,一要增加开发支出在GDP中的比例,投资研究基础性技术与重大共性技术;二要实施产业促进政策,促使一些战略性基础产业的技术开发;三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发明创造者提供有效保障;四要在制度、政策的设计上,足以使企业认识到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激发企业的技术创新欲望,把中国的本土企业塑造成为创建自主品牌的市场主体。  其三,在新技术产业化领域,制定自己的技术标准。为了有效地防止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技术垄断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我们还应充分利用WTO的贸易技术壁垒协议(TBT),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WTO的贸易技术壁垒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为维护国家或区域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障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而采取的强制性或自愿性技术性措施。技术标准是技术壁垒的主要依据。只要符合贸易技术壁垒定义,各国就有权在国内推行强制性标准。而强制性标准一旦实施,进入的跨国公司在研发上积累形成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就会丧失。  (三)吸引外资不能以牺牲产业政策和长远的经济利益为代价
上一篇:管理会计对企业物流管理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