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发展的新趋势、深远影
2017-08-06 02:37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发展的新趋势、深远影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跨国公司
[摘要]跨国公司在的新趋势表现出以占领与扩大在华市场作为对我国的主要投资取向: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增强在华投资的控制力;向许多前沿领域、行业迅速扩展;产品生产与开发当地化、带动零部件生产商移师中国形成完整生产链;对技术外溢的控制更强。鉴于跨国公司增强了对我国市场的垄断程度,导致了我国发展对它的依赖性,我们主张通过立法和国际惯用手段打破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尽快地积极地采取措施,鼓励技术创新,以创立自主品牌,降低对跨国公司的依赖程度。 [关键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垄断;创新 一、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新趋势 外国跨国公司在中国扩大与占领市场的投资指向主要表现为: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增强在华投资企业的控制力;向许多前沿领域、行业迅速扩展;产品生产与研究开发当地化;零部件生产商移师中国形成完整生产链;对技术外溢的控制更严。
(一)跨国公司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增强在华投资企业的控制力 1.企业组织独资化。跨国公司早期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既受市场经验的制约,又受到政策的限制,所建立的企业组织以合资形式为主。随着中国外资政策的更加开放,20世纪末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方式开始出现独资化趋势。原外经贸部的统计资料显示,1997年中国新批外商独资企业项目9602个,超过合资项目(9001个);1998年,中国合同外资数量中的独资额218亿美元,超过合资额(173亿美元);2000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中,独资达到193亿美元,也超过合资额(143亿美元)。商务部外资数据统计表明,2002年,外商独资企业在我国同期外资总量中三项指标的比重分别为64.80%、69.18%、60.15%. 2.扩股增资,实现对合资企业的控制。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以增资扩股的方式,成为中外合资企业的大股东,完成对合资企业的控制。例如,德国汉高公司先后两次增资,在天津的合资企业天津汉高洗涤剂有限公司中股份由25%达到70%.天津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最初外方占30%股份,后经过两次增资,外方股份增加到51%.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00)显示,世界500强中的跨国公司在天津投资的120个项目中,约有40%通过增资扩股,实现了控股。深圳的中外合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外方不断增资扩股,所占股权比例不断增加,现在基本形成外方控股企业。 3.整合在华设立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跨国公司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市场上设立了许多分支机构或子公司,多者达几十个,为增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跨国公司抓住中国更加开放的履约时机,在三个层面上调整在华分支机构:(1)建立跨国公司中国总部;(2)建立跨国公司在华营运中心;(3)实现在华投资
企业管理一体化。例如,诺基亚将其在中国的4家合资公司———北京首信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北京诺基亚航星通信系统有限公司、东莞诺基亚移动电话有限公司和诺基亚(苏州)电信有限公司合并,组成一家外商投资的股份有限公司。同时,从2004年1月1日起,诺基亚中国区形成新的组织架构,成为诺基亚总部直接管辖的区域,直接向芬兰汇报。
(二)跨国公司加快前沿领域与行业中的扩展 1.购买国有股。一种方式是跨国公司通过收购B股实现对中国企业的并购,成为国有企业股东。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以4000万美元收购江铃汽车B股80%的股份,而成为江铃汽车的大股东。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并购实现企业的扩展。例如,年10月,阿尔卡特收购上海贝尔股份公司的中方股份,从而掌握了上海贝尔股份公司的控股权。艾默生、飞利浦、壳牌石油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都以参股或并购的方式,大举进入中国。 2.与中国企业合作共同进入新开放的市场。随着中国加入世贸承诺的兑现,跨国公司逐步进入中国服务业领域:包括银行、保险和证券在内的业;包括批发、零售、外贸、物流在内的流通业;包括增值电信和基础电信在内的电信服务业以及包括、、管理、公关等业务在内的专业咨询业。 3.游说政府,优先进入前沿领域。跨国公司通过行为对中国政府决策实施,要求中国对外资直销企业开放。在跨国公司的游说下,美国总统克林顿给国际直销协会写信,要求中国政府解除市场壁垒并允许直销企业继续在华拓展业务;称美国就中美双边贸易及中国加入WTO谈判中会重点突出直销。对此,中国政府年加入WTO时许下了这样的承诺:以商业方式存在提供的无固定地点批发或者零售服务(包括传销)在加入WTO三年后逐步取消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