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产业结构与我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3)

2017-08-07 06:06
导读:美国证券市场的历史发展经验显示,上市公司产业结构应当与整体经济产业结构保持一致,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发展趋势切合。一方面,优质的上市公司

  美国证券市场的历史发展经验显示,上市公司产业结构应当与整体经济产业结构保持一致,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发展趋势切合。一方面,优质的上市公司通过依托证券市场,培育发展前景广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及整体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证券市场也因有成长前景好、盈利增长快的主导产业存在,带动整个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实现实体经济与证券市场的良性互动。
  
  四、我国上市公司产业结构分析
  
  与美国证券市场的产业结构相比,我国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很不合理。在我国2006年GDP构成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为11.73%,第二产业中工业为43.30%、建筑业为5.62%,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9.35%。截至2006年底,A股上市公司家数共有1527家。按照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共分为A-M的13大类行业。根据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6年末数据,我国证券市场第一、二、三产业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39、1015、473家,所占比例分别为2.55%、66.47%、30.98%。占GDP比重11.73%的第一产业包括上市公司所占比例仅为2.55%,而其中木材、家具业作为大类,在上市公司总数中所占比例只有0.26%,4家上市公司。第二产业中制造业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共891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58.36%,而对应的GDP比例为43.3%,其中传统的机械、设备、仪表行业,石油、化学、塑胶、塑料行业,以及金属、非金属行业的上市公司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第三产业中某些发展迅速的朝阳产业上市公司的数量偏少,传统的批发、零售贸易,信息技术及综合类行业的比重较大。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从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指标的角度看,行业分类中最大的3个行业分别是采掘业、金属非金属和机械设备仪表;从净资产收益率占比指标的角度看,最大的4个行业分别是采掘业、金属非金属、金融保险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从市值占比指标看,最大的为金融保险业39.54%,其他行业均在10%以下。从各项指标来看,农、林、牧、渔业,造纸、印刷,传播与文化产业,木材、家具等行业的比重均比较低。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看出,属于现阶段主导产业的公司占有较大比重,它们部分属于成熟行业的公司如采掘业,金属非金属行业等,我国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进程,加速了这些产业部门的高度集中;我国沪、深市场上市公司产业结构部分地反映了我国的新兴产业正在迅速崛起,如医疗保健、信息技术产业、银行证券保险等第三产业的朝阳部门,虽整体实力还无法与传统产业相抗衡,但增长速度较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的持续健康发展,逐步扭转了传统体制下形成的产业结构极度不合理的局面,产业发展趋向优化。但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所属的产业结构配置与实体经济结构比例,还存在着一定程度地脱节,从而未能充分发挥证券市场引导整体经济结构优化与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的应有作用(特别体现在第一产业的结构比例上)。而产业部门内部,行业之间的上市公司比例也是存在着某些生产部门的“拥挤”与“冷清”并存。我国已经步入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阶段,未来的产业结构升级将主要依靠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仅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是促进市场经济发育、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上市公司整体效益和效率的重要途径。而资本市场作为各个产业调节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工具,其促进产业进一步优化和经济整体的协调健康发展的作用将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显现出来。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参考文献:
  1、卓悦,阮钢,陈德棉.美国证券市场高科技上市公司研究[J].证券市场报,2001(1).
  2、姚禄士.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及其能力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
  3、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
上一篇:新时期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培植和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