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债:经济增长背景下的隐忧(2)
2017-08-08 01:22
导读:(二)外债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 苏联解体后,俄作为原苏联继承国,继承了其总额达649亿美元的巨额外债。现实原因是,独立后的俄罗
(二)外债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
苏联解体后,俄作为原苏联继承国,继承了其总额达649亿美元的巨额外债。现实原因是,独立后的俄罗斯又举借了大笔新债。基本情况是:1.俄对外举债按规模大小分为两个阶段。1994年以前,俄倾向于用发行货币的方式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但是,由于货币发行量过大以及实行价格自由化改革,导致通货膨胀恶性发展。1992年上半年,俄通货膨胀率已高达245.3%。在这种背景下,从1994年起对外借款数额急剧攀升,尽管通货膨胀压力得以减轻,但导致国家债务规模迅速膨胀(见表1)。2.外债规模增长迅猛。到1998年年初,俄外债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的20%,其中俄自身所欠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6%。自1994年起,俄罗斯外债规模连年扩大,俄新借外债余额从1993年的9亿美元激增到1998年的550亿美元,增加了60多倍,平均每年递增47%。特别是1998年,债务余额增长更为迅猛,一年内增长了66%。3.衡量债务状况的各项指标严重恶化。首先,俄罗斯自独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一直不大,外债占GDP的比重1995年为35.7%,略超出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到1998年,由于卢布贬值,俄国内生产总值用美元估价仅2850亿美元,外债与GDP之比已达到64%。其次,俄出口产品过于单一,价格过分依赖世界市场,出口创汇能力受到很大限制。俄外债余额占商品和劳务出口之比1995年年初为137.5%,1998年年初达到166%。以上指标都远远超过了世界公认的警戒线。
(三)尽管近两年俄GDP大幅增长,但衡量债务负担和偿债能力的各项指标仍超出国际公认的警戒水平。
与1999年年初的1560亿美元相比,至2001年10月,俄外债规模减少了218亿美元,外债总额减少了14%,外债负担大大减轻。但据此认为俄外债负担不重的说法仍失之偏颇。据初步估算,至2001年年底,俄GDP没有超过3000亿美元,且其国际收支状况对世界市场价格依赖性较强。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根据国际通行的外债监控系统,负债率、偿债率和债务率是衡量一国债务状况的主要指标。负债率是外债余额与GDP的比率。国际上通常认为负债率不应超过30%~35%。如负债率超过35%时,说明该国对国外资本的依赖性过大,很难承受国际金融市场变化的影响,一旦国外资金供给出现困难,国家的经济发展就会急剧衰退,难以依靠自身的力量使经济恢复和振兴。偿债率是外债还本付息与出口外汇收入和劳务收入的比率。国际上通常认为该比率不能超过25%。当偿债率超过25%时,说明该国在这一年内的对外付息负担过重,还款有出现危险的可能。目前,许多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都将偿债率指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偿债能力大小的最重要外债指标之一。债务率是外债余额与外汇收入的比率。一般认为,该比率不应超过100%。当超过这一指标时,说明该国外债余额过大,外债负担过重,在现有外债余额到偿还期时,该国的外汇收入很难满足对外还款的需要。即使在未来几年内外汇收入有可能增长,但增长速度一般却很难赶上债务到期的速度。 1992~1998年俄罗斯外债统计表(单位:亿美元)
年 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苏联债务 1049 1037 1086 1030 1008 978 950
俄罗斯债务 28 9 113 174 242 330 550 资料来源:根据俄罗斯联邦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委员会资料编制。转引自对策基金网站(http://sihf.spb.ru)。 粗略计算,俄2002年的负债率、偿债率和债务率预计将分别达到67%、40%和140%左右,俄外债负担仍然过重、还本付息压力仍然过大的事实显而易见。外债仍是困扰俄经济的主要问题之一。2003年,俄需偿付外债本息总额仍然很高,债务负担和偿债压力仍不可低估。 二俄解决外债问题的具体做法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关于在经济增长背景下的偿债问题,俄国内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应该按期如数偿还到期债务;另一种认为,应该继续进行债务重组,将出口收入和预算盈余更多地用于国内投资,刺激经济进一步增长。持第一种观点的人认为,及时偿债对俄是有利的,债务重组只能使外债“越组越多”。为顺利渡过2003年偿债高峰期,应改变偿债时间表,但不是推迟偿还,而应提前偿还。推迟偿债的债务重组计划对外债问题的解决不仅无益,反而有害。目前偿债时间表中的几个高峰期均是过去多次进行外债重组造成的。如果现有外债不进行重组,2002~2030年,外债本息总额为3290亿美元,如果进行重组,本息将高达3800亿美元。经济增长与偿还外债没有必然联系,偿还债务对经济增长不会起到制约作用,反而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