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组织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7-08-08 01:03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我国民间组织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 在我国,民间组织
摘要 在我国,民间组织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大的发展时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在总体上它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阻碍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本文主要通过对民间组织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民间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论证如何依法规范和保障民间组织的发展,从而使其充分发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民间组织 存在问题 法律规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格局的进一步扩大,我国民间组织开始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民间组织以其非营利性、公益性、自愿性与组织性为特征,在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与政府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民间组织本身是双刃剑,其消极影响也不可低估,如处理不好乃至失控,则会给中国经济建设与社会稳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我们要给予民间组织以足够的注意,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为民间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同时要依法加强对民间组织的监管,积极引导他们健康发展,以防止他们利用其形式来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
一、我国民间组织发展的现状
民间组织与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性组织这三个概念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只是从不同的角度阐明该类组织的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社会性或民间性)和公益性的特征。非政府组织是从该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方面来认识这类组织的,其中非政府组织与民间组织比较接近;非营利组织则是从活动性质的角度来认识这类组织的,它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兼具非政府性与非营利性的社会性组织。我国民间组织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社会团体,一类是民办非企业单位,一类是基金会。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民间组织最初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人类社会与
政治经济条件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当时,由于仅靠政府与企业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大量涌现,民间组织也就应运而生,它是推动公民社会发展为相对独立于国家与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当今非政府组织的大发展则是以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社会现代化、全球化为特定背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的全球化阶段中,民间组织蓬勃发展:一是各国产业结构与社会形态发生重大转变,政府改革与私有化导致民间组织大发展;二是发展中国家的民间组织开始成为重要力量;三是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大量介入国际事务。至此,以民间组织为代表的公民社会出现了欲与国家、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发展势头。[1]
在我国,中央政府已经开始关注和重视民间组织的发展,并对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在我国现阶段,民间组织已逐步进入大发展的历史时期,一方面是国内民间组织大量涌现,另一方面则是境外民间组织大举涌入,二者相互交织,共同促进;但是,我国的民间组织与国外相比,中国民间组织数量偏少(如中国每万人拥有非政府组织数量仅2.1个,不仅远远少于发达国家,而且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且良莠不齐、质量较低、活力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根据民政部门的统计,民间组织正以年增长10%至15%的速度发展,已经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层次有别、覆盖广泛的民间组织体系,截至2004年年底,我国在民政部门登记在册的各类民间组织已发展到28.9多个,在城乡各个领域发挥出重要作用,但进一步发展与规范的任务也十分艰巨。另据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中国各类非政府组织实际数目约300万家,其中经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仅26万多;经工商部门注册的20万~30万;城市社区公益性民间组织10万~20万;农村各类非政府组织200万左右,包括合法注册的专业技术协会、公益性组织与农村互助组织三种。除民政部门注册的外,其他几类非政府组织又被形象地称作“草根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