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渠道的国际比较和实证分析(2)
2017-08-09 02:35
导读:3.高新技术产业各个发展阶段融资渠道的侧重不同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融资渠道及不同融资渠道的影响因素有很大不同,要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顺利
3.高新技术产业各个发展阶段融资渠道的侧重不同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融资渠道及不同融资渠道的影响因素有很大不同,要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顺利发展,应认真分析其不同成长阶段的风险程度、不同阶段的不同融资渠道、各种融资渠道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最能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的融资渠道。一般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过程分为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由于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不同,其融资渠道也存在差别。在种子期,由于企业没有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资金的需求量不大,主要资金来源以自有资金、向亲戚朋友借贷及少量的风险投资;在初创期,私人资金已经不够,银行给予的贷款大都是短期借款且数额小,融资转向风险资本,主要融资方式是股权融资;在成长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增加设备,且需要的资金远比开发阶段和创业阶段要大的多,融资渠道可以采取风险投资介入,争取银行贷款;在成熟期,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已经形成相当规模,公司的价值得到市场确认,这样企业既可以向银行等机构筹资,也可以在股票市场上多渠道融资,此一阶段融资渠道更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三、不同融资渠道的国际比较 1.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的投入融资渠道 高投入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条件,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探索科技投入的有效方式,选择投入的重点,建立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科技投入机制。
(1)首先政府增加对R&D直接投资 一是对基础研究进行大力支持;二是通过一系列技术伙伴计划,对民用技术开发、商业化和进行支持,分担新技术投资风险和成本。美国的R&D支出长期占到世界总量的1/3强,20世纪80年代德国的科技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8%-2.9%)一直位居世界之首。日本的科研经费占GDP之比即使在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经济陷于衰退的10多年中,始终没有
放松对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投入,增强竞争力是日本企业不断增加研究开发投入的主要理由
(2)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税收优惠政策 各国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采取了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对各类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及所需固定资产、科技成果转让、高科技企业税率、风险投资、高新技术或产品出口等方面的优惠,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对企业开发投入、高新技术的应用和产品的出口以及风险投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商业银行融资渠道的国际比较 按照商业银行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和结合程度,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商业银行与高新技术产业结合比较松弛的模式,如美国和我国省;另一种则是商业银行与高新技术产业结合比较紧密模式,如日本,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资金直接来源于银行机构的约占53%,而间接来源于银行机构的约占75%。 从实践来看,第一种模式(即商业与高科技企业的关系比较松弛的模式)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一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应采取哪一种模式并没有统一标准,这与一个国家的整体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科技发展战略、资金集散状况、资本市场发育程度、金融监管力度、法规健全程度等宏观因素有关,与高科技企业的组织程度、所处的发展阶段、高科技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益等微观因素有关,还与商业银行的产业经验和偏好、国民的冒险传统和风险意识等精神因素有较大的关系。商业银行与高新技术产业结合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以政府信用为担保,向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低息贷款。 (2)由银行控股成立独立或附属的风险投资机构向高新企业投资。 (3)由风险投资公司以债权或股权形式向高新技术企业投资。 总体来看,由于各个国家经济金融发展变化的起因、背景和历程不同,银行对风险投资的介入方式和介入程度也不同,但银行资金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融资渠道之一,在各个国家却具有普遍性和趋势性的共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