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非生产性支出:理论分析与政策含义(2)

2017-08-10 01:16
导读:由市场结构决定的交易成本虽然对整个社会而言也构成一种成本,但由于信息不完全,交易不可能是无成本的,企业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上述成

  由市场结构决定的交易成本虽然对整个社会而言也构成一种成本,但由于信息不完全,交易不可能是无成本的,企业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上述成本,因而它甚至构成了社会价值创造的一部分。同时,竞争的存在和市场结构的自发演进都使得上述交易成本在既定的技术约束条件下达到最优。相对而言,后两类成本(企业的寻租成本和代理成本)则非社会价值创造所必须,主要体现为财富的再分配,构成社会的一种非生产性支出。同时,这类支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交易成本的差别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因此,后两类交易成本,企业的非生产性支出包括公司的代理成本和寻租成本,对企业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
  尽管企业非生产性支出广泛存在,学术界却很少对非生产性支出给出定义。从政府支出角度看,生产性支出是指那些能够为私人生产部门生产性活动提供服务的支出,而非生产性支出是指那些对私人经济没有直接影响的支出(Aschauer,1998)。Bhagwati(1982)认为非生产性活动是一种“不产生能够直接或间接增加效用的商品或服务的行为”。依据前述概念,我们可以把非生产性支出定义为那些从社会生产角度看,不能直接或间接有助于产生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因而,企业非生产性支出可视为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面临的交易成本之外的所有非生产性成本。其中,代理成本为组织内部交易成本,主要取决于企业内部契约能否及多大程度上有效降低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而寻租成本可视为企业外部交易成本,主要取决于宏观制度因素的影响。
  
  二、非生产性支出的现状及相关研究
  
  非生产性支出在我国具有现实重要性,公款吃喝和公费旅游盛行,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非生产性支出问题的严重性。根据2006年8月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的估计,2004年全国公款吃喝高达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 700亿元,占当年GDP的2.27% ② 。由于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公款吃喝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企业经理人的在职消费或寻租成本。Cai,Fang和Xu(2005)研究表明,中国企业的娱乐餐饮费用占企业工资总额的20%,占销售收入的2%-3%。这些支出除用于建立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外,也被用于经理人的个人消费或作为公司支付政府官员“保护费”或“贿金”的手段。由此可见,在职消费和寻租成本在中国都是企业非生产性支出的重要表现形式,前者反映了公司治理如何影响企业内部交易成本——代理成本,后者则反映了公共治理对企业外部交易成本——寻租成本的影响,都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重要性。
  (一)内部交易成本:非生产性支出中的在职消费
  已有文献中,Smith(1776)实际上把在职消费视为代理成本的一部分,认为在职消费是由于高管人员的“疏忽和挥霍”,源于高管与股东利益的不一致。此后的财务学文献中,在职消费通常也被认为是经理人代理问题的体现(如Grossman和Hart,1980;Jensen和Meckling,1986等)。与前述观点不同,效率观认为公司从在职消费中获得的利益甚至可能超过高管个人获得的利益。Rajan和Wulf(2004)认为,公司为经理人提供在职消费的目的在于提高经理人效率,或者强化经理人地位与权威。
  高管人员在职消费在各国公司中都一定程度上存在,并且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在中国,尽管缺乏十分准确的在职消费数据,但根据公开数据披露来看,在职消费总额非常惊人。2001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89%的企业经营者公开年收入低于10万元,50%以上国有企业经营者年收入在2万元以下,仅0.2%的国有企业经营者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与此呈鲜明对比,一些企业经营者在职消费随意性强,过多过滥,甚至处于失控状态,经营者的职位消费水平一般在其工资收入的10倍以上 ③ 。根据企业家调查系统2000年的一项调查,经营者专车消费(包括司机、维修保养、折旧、油耗、车位等相关费用)每年一般在15万元以上,企业高管的年均专车消费高达15万元。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2005)的研究与前述结果相近,他们对1999-2002年之间的公司在职消费总额和经理人薪酬总额的比较,发现不论是按照中位数还是均值进行比较,经理人的报酬均远远小于在职消费,平均只占十分之一左右。他们进一步分析表明,可能是国有企业的薪酬管制导致了高管进行更多的在职消费。
上一篇:运用知识产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