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部门预算改革的深化(3)

2017-08-10 01:33
导读:3.建立从项目事前审批到事后跟踪问效,贯穿项目管理全过程的绩效评价体系,实现效率要求。对资金低效使用、没有完成目标任务以及发生挤占、挪用和

  3.建立从项目事前审批到事后跟踪问效,贯穿项目管理全过程的绩效评价体系,实现效率要求。对资金低效使用、没有完成目标任务以及发生挤占、挪用和损失浪费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
  (四)加快预算管理公开化的进程
  部门预算监督既包括财政内部监督,也包括来自人大机关、审计机关以及社会舆论等的外部监督,它们相互配合共同组成一个立体的部门预算监督体系。
  1.财政监督。财政机关在部门预算管理活动中,应重视对部门预算编制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绩效性进行审查。
  2.审计监督。审计机构应改变现行审计监督中过份强调事后审计的做法,加大事中审计的力度。同时还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将各级政府审计部门从政府中划出,直接归属同级人大,由人大建立机构负责对政府预、决算进行审计活动。
  3.人大监督,它是最具权威的监督。细化财政收支预算项目,建立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充实预算法中对部门预算的审查内容、审查程序、审查时间及其违反预算法所承担的责任等条款,有利于加强人大对预算的有效监督。
  4.社会监督,由于社会监督的影响广、时效快,因而在部门预算监督体系中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政府部门预算的公开和透明是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的前提。
  因此,应努力加快预算管理公开化的进程,政府不仅要公开政府财政预、决算草案,同时要定时(或不定时)公布预算执行情况,让纳税人对政府的财政活动有所了解。同时,对于一些社区项目可邀请社区群众参与决策,增强群众的参与意识。目前我国一些地方试点的“参与式预算”,值得推广。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五)修订预算法,增强法制观念
  预算的法治性应包括两点:第一是在预算审批和执行中要体现出合法性和法的权威性。第二是要对违反预算执行的行为做到违法必究,同时在处理时做到有法可依。预算法是我国规范预算编制、审查批准和执行的基本法律,至今为止,预算法已颁布11年,随着我国公共财政模式和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推进,预算法的内容滞后性和与其他相关政策要求的冲突性已经越来越显化,因此,对预算法进行修订是当前一项紧迫任务。比如:明确预算法在预算中的主体地位,规范其与其他专业法之间的关系;引入“临时预算”的概念,并赋予其法律意义,以解决我国在预算执行与批准的时差中无法可依的问题;对预算调整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将预算变更归入预算调整的范围,避免预算执行中有意规避法律现象的发生;增加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治的可操作的法律条款等等。同时,推进执法力度,增强法制意识。
  (六)推进其他配套改革
  部门预算改革是推进公共财政建设的一项重大改革,它不是孤立的,必须与其他改革相配套。
  1.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预算制度以政治制度为根本,没有相应政治制度改革为基础,预算管理手段或模式的单兵突进只会起到管理技术或形式上改革的效果,预算改革不可能完全成功。例如,前面提到的各种非正式预算制度对零基预算改革的制约;民主建设滞后使预算监督难以落实等,这些都说明我国必须在预算改革的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2.在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下,实行部门预算与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进一步对接。规范的部门预算与完备的政府采购制度、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三者构成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三大支柱,部门预算最终要依靠政府采购制度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去实施,这就要求三者应有基本协调的步伐,这样才利于巩固政府预算改革阶段性成果。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参考文献:
  1、蔡军,杨抚生.地方部门预算改革检视与建议[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3).
  2、陈俊弛.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06(3).
  3、马骏,叶娟丽.零基预算:理论和实践[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2).
上一篇:超越均衡分析范式的相机抉择:一个汇率分析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