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长期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分析(2)

2017-08-11 03:03
导读:2.从中国的具体实践考察 无论国际经济环境如何变化,全球FDI总流量怎样波动,中国吸引的FDI一直保持了稳步增长。据统计,1993-2001年年均流人中国的FD
  2.从中国的具体实践考察  无论国际经济环境如何变化,全球FDI总流量怎样波动,中国吸引的FDI一直保持了稳步增长。据统计,1993-2001年年均流人中国的FDI为403.1亿美元。在此期间,世界上许多国家吸引FDI出现大幅波动。从1993年开始到2001年,中国吸收的外资已连续9年居发展中国家之首,并连续8年居世界第2位。中国之所以能在改革开放20年来吸引众多的国际直接投资,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优惠的引资政策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吸收外资,改革开放创造的巨大发展空间使中国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地区。1989年中国吸引外资34亿美元,到2001年年底全年为469亿美元,累计已达4200亿美元。1983-2000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064.6亿美元,年均增长22%。这和中国优惠的引资政策密不可分,除了中央的普适性优惠政策,各地区也相应出台了众多的地区优惠政策。引资数额还成为衡量政府业绩的重要指标,所以地方的引资积极性也相对较高。可以说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视和政策倾斜是中国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  (2)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良好表现  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形下,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是非常扎眼的亮点之一。2002年中国经历了入世的初期考核,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跃上10万亿元的新台阶,达到102398亿元,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8%的高增长率。中国入世、申办奥运成功、与东盟组建自由贸易区、上海申办世博成功等一系列标志性的事件了辉煌的过去,同时也预示着未来中国的辉煌经济前景。早在2001年9月28日,由国家统计局中国景气监测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前景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和学者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趋势给予了充分肯定的评价。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过去20年的繁荣和增长,并且将中国推向了经济高速增长的轨道。中国经济在亚洲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不断提高,并且也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和繁荣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是最近几年,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国际环境下,中国依然保持了经济的高速稳定增长,中国不断增强的经济竞争力使得国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总之,国际言论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前景显示出极强的信心。良好的经济表现是吸引国际投资的重要原因。表1显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良好业绩。  (3)中国巨大市场的潜力  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直接投资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有三个:“市场规模”、“经济发展”以及“稳定程度”。毫无疑问,在市场规模方面,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市场发展潜力最大,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据科尔尼公司最新预测,到2005年,全球将新增约4亿年收入超过1万美元的人,其中一半将是中国人。在经济发展方面,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稳步快速增长,连续20多年实现经济增长率超过7%,而且有力地抵御住了亚洲风暴以及屡次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以事实证明了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在政治方面,中国政治稳定是所有外国企业的共识。此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无疑是对中国政治稳定和经济稳步快速发展的又一肯定,并继而对外国在中国投资产生直接积极的影响。①2002年,世界主要的大跨国公司都在关注着中国这一巨大的市场,中国入世带来的新一轮开放进程加剧了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开拓意愿,跨国公司尤其是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异常活跃。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约有400家已经或积极准备来华投资,已有11家跨国公司在北京设立了地区总部,有25家在上海浦东新区设立了地区总部。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有92%的跨国公司计划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已经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纷纷追加投资,摩托罗拉公司、诺基亚公司、巴斯夫公司等纷纷扩大在华投资规模。  随着中国在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等方面承诺的兑现,依靠优惠政策为主进入中国的港、澳、台、韩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小型投资将会减少,而依靠自身实力进行竞争的欧、美、日大型跨国公司的资本输入将会增加,中国吸引国际外来直接投资的来源地区进一步扩大和优化。
上一篇:论房地产泡沫与制度改革 下一篇:没有了